1. 首页 > 养殖

优化保育舍环境,减轻小猪应激反应

一、保育阶段的重要性与挑战

猪的保育阶段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断奶应激对猪来说是最大的应激。由于断奶和环境的变化,保育猪的免疫机能有所降低。因此,保育这一关过不好,对猪的整个生长肥育过程都有影响。

优化保育舍环境,减轻小猪应激反应

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是保育阶段易爆发传染病,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是虽然没有发生传染病,但猪群的均匀度差,残次率高,大大地降低了猪只的经济价值。

二、降低应激反应的关键措施

原栏留养,同窝保育,合理分群

哺乳仔猪18~20日龄时,随着母猪泌乳量和乳汁质量的下降,就应当及时断奶并转入保育阶段。断奶时,应 把母猪赶下产仔床,将仔猪原栏留养1~2天,以减少转栏时的离母、寂寞和环境应激。

断奶仔猪转入保育栏后,最好同窝仔猪转入同一保育栏,不要合群补栏,以防仔猪大欺小、强欺弱和互相追咬等现象的发生。

优化保育舍环境,减轻小猪应激反应

合理安排饲料,逐渐过渡

应根据日龄和体重阶段,按其营养需要配制全价料。当仔猪刚进入保育舍后,先用代乳料饲喂1周左右,以减少饲料变化引起的应激,然后逐渐过渡到保育料。

饲料更换要有10天的适应期,每天按10%的比例减少乳猪料,增加断奶料。保育前期,可采用多餐少食的方法,每天饲喂5~6次,每次以七八成饱为宜。

保育舍条件适宜

仔猪越小对温度的要求就越高并越要稳定,在一些季节,由于白昼温差过大,保育室应进行人工增温,如暖气、电热毯等,开头3天内保育舍的温度要保持在28~30℃。以后按每周2℃的降幅逐渐降低。

保育内要设置一些木板或麻袋,以防止小猪躺卧时腹部受凉。在调节温度的同时,特别要严格控制温差,否则保育猪就很容易引起拉稀,影响生长。

做好免疫工作

由于断奶和其他应激因素,保育猪是疫病易发阶段,降低断奶应激的影响是成功断奶的关键。由于仔猪生理特点及加上断奶、调圈、饲料更换等各种断奶应激同时出现,导致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疾病活动频繁,生长速度受到抑制,致使残次率增加。

优化保育舍环境,减轻小猪应激反应

很多疫苗都是在保育阶段进行接种。科学的疫苗免疫程序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发生,但疫苗也不是万能的,所以一定要根据猪场疫病的流行特点,结合猪群抗体水平高低、疫苗的特性及接种方法等这些因素,严格按照疫苗的操作程序,确保免疫有确切地效果。

三、结论

优化保育舍环境,减轻小猪应激反应是提高养殖效益和环境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应激反应,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从而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9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