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养殖白羽肉鸡雏鸡死亡率高,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死亡率

在肉鸡养殖过程中,白羽肉鸡雏鸡的死亡率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成为养殖户关注的焦点。

养殖白羽肉鸡雏鸡死亡率高,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死亡率

一、雏鸡死亡率高的原因分析

1. 温度与湿度控制不当:雏鸡在0-4周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若温度波动过大,易导致雏鸡死亡。

3. 疾病防治不力:雏鸡易感染各类疾病,如鸡白痢、脐炎等,若防治措施不当,死亡率将大幅提高。

4. 免疫接种不规范: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接种不及时或剂量不足,易导致雏鸡抵抗力下降,增加死亡率。

序号 措施 具体操作
1 控制温度与湿度 保持育雏舍温度在32-35℃,湿度在60%-70%,避免温度波动过大。
2 优化饲料营养 根据雏鸡生长阶段,科学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3 加强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消毒,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如鸡白痢、脐炎等。
4 规范免疫接种 根据免疫程序,按时进行疫苗接种,确保免疫效果。
5 提高饲养管理技术 加强饲养人员培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在我国的某肉鸡养殖场,曾遭遇雏鸡高死亡率的问题。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关键在于育雏舍的环境控制。我们调整了育雏舍的温度和湿度,确保了雏鸡生活在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中。通过使用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我们成功地将舍内温度控制在雏鸡最适宜的范围内,湿度也保持在适宜水平。这一改变使得雏鸡的死亡率从原来的10%下降到了3%。具体实施时间是在2022年3月,效果显著。

案例二:科学饮水,减少雏鸡脱水死亡

养殖白羽肉鸡雏鸡死亡率高,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死亡率

在第四个案例中,我们关注到雏鸡的营养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在饲料中添加了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优化了饲料配方。这一措施使得雏鸡的生长速度加快,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具体实施时间为2022年6月,雏鸡的死亡率从原来的5%下降到了1%。

案例五:药物预防,降低疾病发生率

通过以上五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优化育雏环境、科学饮水、免疫接种、饲料营养和药物预防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雏鸡的死亡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也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7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