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雏鸡成活率,需关注饲养管理、营养供给和疾病预防
作者:农资贤友•更新时间:9小时前•阅读0
章节 | 内容概要 |
---|---|
1. 育雏保温的艺术 | 详细解读育雏期的温度控制技巧,确保小鸡健康成长。 |
2. 营养均衡的奥秘 | 探讨如何通过科学搭配日粮,满足雏鸡的营养需求。 |
3. 疾病预防的策略 | 介绍有效的防疫措施,降低疾病对雏鸡成活率的影响。 |
4. 实践案例分享 |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提升雏鸡成活率的成功经验。 |
1. 育雏保温的艺术
在雏鸡的成长旅程中,保温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出壳后的雏鸡,犹如刚出生的婴儿,对温度的敏感度极高。因此,保持育雏舍温度在30-32℃是基本要求。这不仅有助于小鸡均匀分布,避免成堆取暖,还能确保室内空气质量,防止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氨气的积累,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 营养均衡的奥秘
雏鸡的营养需求如同它们的成长速度一样,快速而多变。高质量的配合饲料是满足这些需求的关键。蛋白质饲料如豆类、饼类和鱼粉应占日粮的19%-20%,确保雏鸡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同时,要注意饲料的多样化,避免营养单一导致的营养缺乏。
3. 疾病预防的策略
疾病预防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一环。实施计划免疫和药物预防是必不可少的。例如,1日龄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7-10日龄接种鸡新城疫和鸡痘疫苗,15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等。此外,定期消毒和药物预防措施也是降低疾病风险的有效手段。
4. 实践案例分享
某养殖场通过实施上述措施,成功将雏鸡的成活率从原本的70%提升至85%。具体方法包括:优化育雏舍温度控制,采用多样化饲料配方,严格执行防疫程序,并及时调整饲养密度。这些措施的实施,确保了雏鸡健康成长,为养殖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说完提高雏鸡成活率,需关注饲养管理、营养供给和疾病预防。,继续聊雏鸡成活率提升:案例解析与未来策略。
科学饲养管理:提升雏鸡成长质量
防疫措施:预防为主,确保雏鸡成活率
育雏密度控制:合理布局,减少疾病传播
在育雏过程中,控制饲养密度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某养殖场根据育雏鸡的生长需求,合理调整饲养密度,避免鸡群过于拥挤。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育雏舍内空气新鲜,降低疾病发生概率。
环境优化:打造舒适育雏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