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土豆产量低,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
作者:农科行者•更新时间:10小时前•阅读0
部分农产品连年种植,致使土壤病菌积累,病害严重。土壤养分失衡,特别是微量元素缺乏,使土豆长势弱、产量低。
但部分农户种植的土豆,地上部长势很好,地下部却结薯小而少,产量低,效益差。
一、春播土豆产量低的原因分析
1. 播种期偏迟
一般春播在四月上中旬播种,从播种到薯块形成期约60~70天左右,这时正值6月下旬至7月上旬,气温偏高,薯块的形成膨大,所以产量低。
2. 防治病虫害不当
土豆不宜连作,也不宜与茄科作物进行轮作,还不宜与红薯、胡萝卜、甜菜等块根作物轮种。轮种年限最少在四年以上,在蔬菜区可与大葱、大蒜、芹菜等非茄科蔬菜轮作,也可与禾谷类、豆类、棉花等作物进行轮作倒茬,以减轻病害发生。
3. 管理粗放
主要是水肥供应不足或施用氮肥过量,造成地上部徒长,消耗养分。中耕培土不及时,土壤板结,薯块膨大受阻。病虫危害严重。
应按当地的气候特点选用丰产、抗病、优质的品种,特别要考虑该品种的生育期。最好是选用脱毒薯种进行播种。
管理措施 | 具体操作 |
---|---|
重施基肥 | 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施用方式可结合整地施入70%,余下的30%作种肥,采用穴施或沟施。 |
防止晚霜冻害 | 出苗期经常出现晚霜,发生冻害死苗的现象。因此,要加强苗期防护,采用覆盖或熏烟法,避免晚霜冻害。 |
中耕培土 | 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要勤中耕,分次培土,促进根系生长和匍匐茎形成,增加结薯数量,保证植株健壮生长。 |
摘除花蕾 | 当土豆花蕾形成,花序抽出时应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养分积累。 |
根外追肥 | 后期如果脱肥,可叶面喷施0.1%的硫酸镁溶液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喷施肥液40~50公斤。 |
案例分析:土壤问题导致土豆减产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对比了张师傅的种植时间与其他农户的种植时间,发现确实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印证了播种期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此外,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关键。我们建议张师傅采用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病害防治,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土壤的通风和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针对张师傅的土豆种植,我们提出了以下科学管理建议:
- 选用良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丰产、抗病、优质品种。
- 合理施肥:重施基肥,培肥地力,避免过度施用氮肥。
- 加强田间管理:勤中耕,分次培土,促进根系生长,增加结薯数量。
- 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养分积累。
- 根外追肥:后期根据植物生长情况,适时进行叶面喷肥。
在实施上述措施后,张师傅的土豆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他采用了新的种植品种,合理调整了播种期,加强了病虫害防治,并按照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田间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