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大学生回乡务农,打造竹荪品牌

在广袤的田野上,一场由青年人引领的农业变革正在悄然上演。今年25岁的文力平,曾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文弱书生,如今却成了农业达人。她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种起了竹荪,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大学生回乡务农,打造竹荪品牌
姓名 毕业院校 职业转变
文力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 从文弱书生到农业达人

刘旭东,这位90后美女,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城市,而是回到家乡,投身于竹荪种植。她认为,与其局限于单一的种植产业,不如成为现代化的种植人,将目光瞄准市场,走基地+市场的道路。

刘旭东所在的合作社,长期与竹荪收购商合作,供货给宜宾市各区县以及成都、重庆、贵州等地的酒店。只是,由于销售渠道在收购商手中,竹荪的定价权也掌握在他们手中。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刘旭东开始多方拓展销售渠道。

她亲自前往广州、贵州、深圳、成都等多家星级酒店推销竹荪产品,并与广州五星级波特曼酒店等客户达成了供货的初步意向。这样的努力,不仅为自己带来了收益,也让乡亲们跟着赚了一笔。

竹荪育种和收获高峰期时,刘旭东需要在当地临时增加20多个村民为竹荪地施肥盖膜。仅去年一年,她付给当地村民的劳务费就达到30000多元。她说:“租地有租金,村民还可在竹荪基地打工,一次租地两头赚。”

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201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的90后青年陈嘉龙,放弃了在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封开成立公司,与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承包了10亩竹林地搞竹荪种植。他们坚信,竹荪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产业振兴的重要性。

为了扶持这个大学生成立的新生企业和竹荪新生产业,对口帮扶封开的中山市也高度重视。封开县、江口街道以及中山市驻封开县扶贫工作组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当地政府也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生态、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红托竹荪产业。他们希望通过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长宁县是全国著名的竹荪产地,所产的长裙竹荪历代均为贡品,现仍然是国宴珍肴。上个世纪80年代,人工培育竹荪菌种的成功,让竹荪成为了寻常百姓餐桌上的佳肴。

刘旭东在大学里学的是数学专业,毕业后不少同学要么当了老师,要么成了科研人员。刘旭东却不一样,她一头扎进了社会这个大熔炉,继续学习深造。在深圳一家IT行业工作2年后,她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9年,刘旭东回家探亲看到了家乡竹荪产业发展得欣欣向荣。

这样的故事,正在全国各地上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助力乡村振兴。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农业也可以成为年轻人的舞台,也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我们刚刚完成了大学生回乡务农,打造竹荪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讲解,现在切换到竹荪品牌助农,振兴乡村新路径。

:竹荪产业,助农致富新篇章

竹荪产业逐渐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本文以几位青年创业者的故事为线索,展示竹荪品牌如何助力农民实现致富梦想。

竹荪种植:从书本知识到田间实践

25岁的文力平,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本可以成为一名白领。只是,他选择了回乡种竹荪。为了深入了解种植技术,文力平每天起早贪黑,与村民一起劳作。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竹荪基地年产长裙竹荪4000多斤,年产值达数十万元。

大学生回乡务农,打造竹荪品牌

拓展销售渠道:从本地市场到全国范围

带动村民致富:从单一收入到多元增收

竹荪产业的崛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像文力平、刘旭东、陈嘉龙这样的青年创业者,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竹荪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