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高效栽培,探讨提高杏鲍菇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技术
在农业领域,杏鲍菇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市场的新宠。只是,如何实现杏鲍菇的高产与高品质,成为了许多种植户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杏鲍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强化基料营养,确保均衡发展
基料是杏鲍菇生长的基础,其营养的全面均衡对杏鲍菇的生长至关重要。在生产过程中,若出现出菇参差不齐、产量不高等现象,与基料营养不足有直接关系。以下提供两个配方供参考:
配方一 | 配方二 |
---|---|
木屑70千克,棉籽壳、麦麸、玉米粉各10千克,豆饼粉5千克,过磷酸钙4千克,石膏粉、石灰粉各1.5千克,尿素0.6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袋。 | 棉籽壳70千克,木屑20千克,麦麸10千克,豆饼粉2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石膏粉1.5千克,石灰粉0.5千克,尿素0.3千克,蔗糖1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0.5袋。 |
二、品种选择与菌种扩繁
杏鲍菇的品种选择和菌种扩繁是保证产量的关键。目前,杏鲍菇品种分为保龄球状和柱状菇两种。其中,柱状菇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一般在80%以上。以下为柱状菇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1. 栽培时间: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一般可安排当年10月至次年3月均可出菇。
2. 栽培环境:保持棚温15℃、棚湿85%~95%、较清新的通气及微弱散射光。
3. 管理要点:与其他常规管理相同。
三、疏蕾管理,确保优质高产
杏鲍菇疏蕾是确保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操作得当,商品菇可提高10~20个百分点。以下为疏蕾管理的具体方法:
1. 在杏鲍菇生长过程中,适时进行疏蕾,去除病弱、过密菇蕾。
2. 疏蕾时注意保留菇蕾的生长空间,避免拥挤。
通过以上关键技术的掌握,农户可以有效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今后的种植过程中,还需不断经验,优化管理措施,以实现杏鲍菇的高效栽培。
重庆市云阳县,一个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在杏鲍菇的工厂化栽培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这里,我们通过品种选择和菌种扩繁,为杏鲍菇的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杏鲍菇的栽培过程中,环境控制是关键。例如,当CO2浓度超过5g/kg时,应适当通风以防止菌柄中部膨大。同时,为了保证商品菇的品质和产量,栽培架间的风速不宜过大。
四、从传统种植到工厂化栽培,技术升级之路
我国杏鲍菇的种植最初是通过大棚进行季节性种植,而工厂化栽培的时间相对较短,经验也相对较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关键技术水平较低、优质品种较少、产量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五、杏鲍菇的独特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与平菇相比,杏鲍菇的栽培难度较大,产量较低,但其菌肉肥厚、质地脆嫩、风味独特,且具有愉快的杏仁味。此外,杏鲍菇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高,价格也比平菇高得多,保鲜时间长,适合长途运输。
六、案例分享:汉川市佳旺达食品有限公司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
七、发菌管理,熟化一致,出菇整齐
尽管杏鲍菇不像白灵菇那样需要较长的后熟期,但在完成发菌后,通过调控温度使其充分熟化,是保证出菇整齐一致、大小均匀的重要一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