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还田的关键技术:将稻草作为有机肥还田
作者:绿韵农情•更新时间:7小时前•阅读2
在广袤的田野间,稻草是水稻收割后的副产品。只是,这看似无用的稻草,其实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和潜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将稻草转化为有机肥,实现还田,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稻草还田的优势
稻草还田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
-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 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 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
- 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 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稻草还田的高效利用,
序号 | 关键技术 | 具体操作 |
---|---|---|
1 | 稻草预处理 | 将稻草切碎,长度控制在10-15厘米,便于土壤微生物分解。 |
2 | 适时还田 | 在水稻收割后,立即进行稻草还田,避免稻草在田间堆积过久。 |
3 | 合理施肥 |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促进稻草分解。 |
4 | 翻耕深埋 | 在稻草还田后,进行深翻耕,将稻草埋入土壤深处,有利于微生物分解。 |
5 | 水分管理 | 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稻草分解和土壤微生物活动。 |
- 稻草质量: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稻草进行还田。
- 稻草量: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控制稻草还田量,避免过量。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促进稻草分解。
- 翻耕:在稻草还田后,进行深翻耕,有利于微生物分解。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稻草分解和土壤微生物活动。
某地区农民张先生,从2018年开始实施稻草还田技术。经过几年的实践,他发现稻草还田后,土壤肥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也逐年增加。
- 2018年:稻草还田面积10亩,水稻产量提高15%。
- 2019年:稻草还田面积扩大到20亩,水稻产量提高20%。
- 2020年:稻草还田面积扩大到30亩,水稻产量提高25%。
稻草还田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土壤改良技术。通过合理实施稻草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稻草变黄金:土壤肥力提升新篇章
在收割水稻时,要合理留茬。留茬长度一般控制在80厘米左右,从颈部切下。这样可以确保稻草充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在种植前,每亩施用丁草胺粉剂0.75-1千克拌土15-20千克,保持田面无杂草。除草是稻草还田的关键一步,可以有效防止杂草与作物竞争养分。
稻草还田后,要确保稻草充分腐熟。可以通过深翻耕、拌土、施用有机肥或喷施秸秆腐熟剂等方法,促进稻草腐熟。腐熟的稻草更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4. 水层管理:合理控制水层,促进稻草腐熟
5. 化肥运筹: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 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保肥供肥性能
- 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 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因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稻草还田技术将更加完善。未来,稻草还田将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