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貂养殖,需遵循科学饲养、合理管理
水貂,作为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其养殖不仅要求技术精湛,更需遵循科学的饲养和管理原则。
一、选址与种貂引进
选择合适的地域是水貂养殖的首要任务。理想的地块应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和通风。同时,要确保地块排水良好,交通便利。引进种貂时,应选择市场销量大、易饲养的品种,如标准黑貂、金州黑貂等,确保种貂毛色纯正、体格健壮。
二、疫苗接种与疾病预防
水貂的疫苗接种是确保养殖健康的关键。应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犬瘟热疫苗和病毒性肠炎疫苗,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预防性免疫注射。此外,还要定期对笼舍和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三、妊娠母貂的饲养管理
阶段 | 饲料成分 | 饲喂次数 |
---|---|---|
妊娠前期 | 植物性饲料20~30%,动物性饲料30~40% | 每天2次 |
妊娠后期 | 植物性饲料20~30%,动物性饲料30~40%,鱼、蛋类30%~40% | 每天3次 |
妊娠期母貂的饲养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饲料体积过大,以免压迫子宫影响胎儿发育。
冬毛生长期是水貂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要保证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8%以上,并添加富含矿物和维生素的预混料。同时,要确保饲料中植物性饲料与动物性饲料的配比为1:1,有条件的可添加新鲜蔬菜。
准备配种期要确保种貂体况良好,提高越冬能力。在此期间,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确保种貂在适宜的环境中度过冬季。
配种期要保证公貂性欲旺盛,母貂发情集中。日粮中谷物性饲料占30%-40%,最好选用易消化、适口性好的新鲜饲料。
取皮期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在此期间,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宰杀方法,并按照水貂剥皮方法进行操作。
仔貂断乳前后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要确保饲料质量安全,满足仔貂的营养需求,并注意观察仔貂的生长发育情况。
水貂养殖周期通常分为准配配种期、配种期、妊娠期、产子哺乳期、育成期、冬毛期、取皮期等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根据水貂的生长需求进行相应的饲养和管理。
妊娠期是水貂养殖的重要阶段,此期要满足配种后的水貂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胎儿和乳腺的正常发育。妊娠期每天应饲喂2次,早喂日粮的35%~40%,晚喂日量食的60%~65%。从4月中旬左右可改喂3次,早喂30%、午喂20%、晚喂50%。产前一周左右适当减量,妊娠母貂过肥时,前期可稍加控制,后期则不应控制,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
冬毛生长期:提升毛皮质量
育成期:培养优质种貂和皮貂
育成期主要是满足仔貂的营养需求,为培养优质的种貂和标准皮貂打好基础。当仔貂50日龄断乳分窝后,到8月末为育成前期,育成前期仔貂生长发育快;仔貂9~11月末为育成后期,育成后期主要是换毛,也是冬毛生长期。
母貂发情配种期:掌握排卵周期
母貂发情配种期每年只有一次,即3月至3月末约21天左右。养殖户必须掌握母貂排卵周期,及时、准确地给母貂配种。根据母貂7~8天为一个发情周期的特点,采用周期复配和同期复配两种方式的结合办法,对貂实施配种。
取皮期:把握最佳宰杀时机
哺乳期管理:加强仔貂饲养
哺乳期母貂前期可日喂两次,日喂干料50~80克,动物性饲料60~90克。25日龄以后仔貂开始采食,要逐日接配比增加饲料量,午间要补喂一次,喂量为早喂量,饲料要稀些,有条件可多加些牛奶、肝、蛋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