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历经磨难,变身创汇金蛋蛋
在北林区兴福乡,有一片被马铃薯覆盖的土地,这里的故事,要从一位名叫兰喜军的农民说起。
品种选择:荷兰马铃薯的黄金时代
奥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包括荷兰、尤金885、黄麻子,其中70%
销售之路:从正月初三到五月的丰收
今年从正月初三开始,合作社就开始销售储存的马铃薯,目前,合作社已经销售了2500万公斤马铃薯,纯收入超过了3000多万元。今年5月1日开始,就有新马铃薯上市。
地域拓展:南至云南,北至俄罗斯
合作社不光在俄罗斯有马铃薯种植,就是在我国南方的云南、广州等省市也有种植,规模不是很大,一个地方几百亩的规模,但是在当地影响很大。
社会效益: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自己致富了,兰喜军并没有忘记对周边乡亲们的“传、帮、带”。在兰喜军的帮助下,合作社里许多乡亲都通过种植马铃薯致了富,像邓安凯等人的种植规模都在300亩。兰喜军还吸收一些贫困农民加入合作社,从去年开始,免费为他们提供种子,两年来,兰喜军已经先后为20多户贫困户提供了8万多公斤马铃薯种子,价值40多万元。
产业升级:存储库建设与市场拓展
京蒙扶贫协作下,这些地里种的“土蛋蛋”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小土豆闯出了大市场。基地流转农民土地240亩,每亩160元,同时采取...
未来展望:打造马铃薯全产业链
今年合作社在这里新建3个面积共计7800平方米的存储库,明年还要建1万平方米的冷库,延长马铃薯的储存周期,在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寒地黑土”冷鲜蔬菜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年份 | 种植面积 | 销售收入 | 纯收入 |
---|---|---|---|
2019 | 40000 | 12000 | 8000 |
2020 | 50000 | 15000 | 10000 |
2021 | 60000 | 18000 | 12000 |
小土豆的蜕变,不仅是一个品种的升级,更是一个产业的崛起。从田间到国际市场,小土豆成为了农业创新的典范,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是因为小土豆历经磨难,变身创汇金蛋蛋,成为农业创新典范。中所呈现的问题/现象,才促使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农业创新:土豆变金蛋,助力乡村振兴这一领域。
马铃薯变身“绿金”,奥兰合作社开启致富之门
从种植到销售,全方位产业链助力合作社腾飞
合作社不仅专注于马铃薯种植,更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下足了功夫。在种植方面,合作社采用现代化管理,从种薯筛选到田间管理,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销售方面,合作社不仅面向国内市场,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多国客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了马铃薯的多元销售。
科技创新,提升马铃薯种植效益
合作社在销售马铃薯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马铃薯加工,将剩余的马铃薯加工成淀粉、粉条、粉丝等产品,这些产品由于纯手工制作,品质上乘,价格昂贵,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合作社加工的粉条和淀粉总量达200多万公斤。
奥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在兰喜军的带领下,正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未来,合作社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益;同时,进一步拓展市场,将马铃薯产业推向全国乃至全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奥兰马铃薯合作社将成为引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