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小夫妻回乡养鸵鸟,三年奋斗成为当地养殖大户

2013年,广西务工的卫昭林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在外地,他看到了鸵鸟养殖的商机,一斤鸵鸟肉能卖到五六十元,鸵鸟生存能力强,养殖简单。这个想法吸引了同样在外务工的初中同学周珂玉,两人辞掉工作,回乡投身鸵鸟养殖事业。

小夫妻回乡养鸵鸟,三年奋斗成为当地养殖大户

创业初期:经验不足,挑战重重

年份 事件 挑战
2013年 购买小鸵鸟 缺乏养殖经验,鸵鸟伤亡严重
2014年 建设养殖场地 鸵鸟逃跑,围墙倒塌,重建多次
2015年 尝试加工销售 销路不畅,错过市场机会

突破困境:多元化销售,扩大规模

卫昭林和周珂玉意识到,单纯销售活鸵鸟的局限性。他们开始尝试鸵鸟加工,将鸵鸟肉、皮、毛、蛋等进行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他们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不仅在线上销售,还在城内开设了店铺,销售鸵鸟产品。

养殖心得:关注细节,科学饲养

未来展望:打造产业链,实现共赢

卫昭林和周珂玉计划将养殖规模扩大到500只左右,并打造从鸵鸟养殖、加工、餐饮的产业链。他们认为,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卫昭林和周珂玉的养殖事业虽然起步艰难,但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他们成功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当地的养殖大户。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行动,就能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关于小夫妻回乡养鸵鸟,三年奋斗成为当地养殖大户。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鸵鸟养殖:小夫妻的致富之路。

卫昭林和周珂玉用在外务工的积蓄购买了二十余只小鸵鸟,并搭建了鸟棚。只是,由于缺乏养殖经验,鸵鸟常常受到惊吓而逃跑,甚至有鸵鸟在逃跑中撞倒围墙,不幸身亡。这些挫折让两人倍感心疼,但也坚定了他们继续努力的决心。

小夫妻回乡养鸵鸟,三年奋斗成为当地养殖大户

销售多元化,收入可观,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经验分享,助力他人,共同致富

卫昭林和周珂玉的创业经历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助力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正如卫昭林所说:“养殖鸵鸟要注重销路多元化,扩大养殖规模,打造产业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