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树柿蒂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柿子的害虫
一、柿蒂虫的危害
柿子树是我国重要的果树资源之一,只是,在柿子生长过程中,柿蒂虫却是让果农头疼不已的一大害虫。
时期 | 症状 | 影响 |
---|---|---|
早期 | 果实早期发红、变软、脱落 | 严重时造成柿子绝收 |
后期 | 果实提前变红、变软、脱落 | 严重减产 |
柿蒂虫的成虫体长约7毫米,雌蛾体长略长,翅展约15-17毫米。头部黄褐色,触角丝状。卵乳白色,近椭圆形,长约0.5毫米。幼虫体长约10毫米,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及臀板暗褐色,同部各节背面暗紫色。蛹褐色,体长约7毫米。
1. 人工防治
在冬季,可刮除枝干上的老粗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在幼虫害果期,及时摘除虫果,可以减轻第2代的危害。在8月中旬以前,在刮过粗皮的树干及主枝上绑草诱集越冬幼虫,冬季将草解下烧毁。
在5月中旬及7月中旬,两代成虫盛期喷洒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均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寄生蜂等,可以有效控制柿蒂虫的数量。
柿蒂虫是柿子树的重要害虫,对柿子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了解柿蒂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对于保护柿子树、提高柿子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柿子树柿蒂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柿子的害虫。已经说过,下面看看柿蒂虫防治:技术革新与未来展望。
柿子树,在我国拥有丰富的种植历史,其果实不仅富含营养,还颇受欢迎。只是,因为柿子树种植规模的扩大,一种名为柿蒂虫的害虫逐渐成为威胁。这种害虫幼虫擅长在柿子果实上打洞,造成果实提前变软、脱落,严重影响柿子的产量和品质。
案例分享:福安市柿子树的生死战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拥有优质的柿树品种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只是,从2017年开始,这里的柿子树受到柿蒂虫的严重侵扰。当地农业部门数据显示,仅2018年,该地区柿树害虫发生率高达30%,部分柿园甚至高达50%。为了对抗这种虫害,当地农业专家采取了以下措施:
防治策略一:物理防治
- 冬季刮皮冬季时,当地农技人员会组织农户刮除柿子树干上的老树皮,集中焚烧,以消灭越冬的柿蒂虫幼虫。
- 摘除虫果在幼虫害果期,即6月中旬至8月中旬,当地农户会定期摘除带有幼虫的柿子,以减少虫害。
- 药物喷洒在柿蒂虫成虫盛期,即5月中旬和7月中旬,当地农技人员会指导农户喷洒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以杀灭成虫和幼虫。
- 土壤处理深秋时节,农技人员会指导农户翻开柿子树周围的土壤,进行彻底的除虫工作,防止害虫越冬。
未来展望:科技创新助力柿蒂虫防治
因为科技的发展,防治柿蒂虫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利用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同时,通过无人机喷洒药物,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
在我国,像福安市这样积极应对柿蒂虫的案例还有很多。未来,相信因为科技的创新和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一定能够有效控制柿蒂虫的危害,保障柿子的产量和品质,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美味的柿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