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雨季青菜价格因供应减少而上涨
记者昨走访沪上不少蔬菜市场后发现,一周时间申城蔬菜价格整体上涨10%,其中绿叶菜整体上浮,目前难觅1元以下平价菜,而菌菇类则高位领跑整个蔬菜市场。
雨季影响蔬菜生长,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涨
连续的阴雨天导致菜价上涨。18日从本市部分菜场了解到,7月中旬以来,本市蔬菜价格较上月上涨了10%-30%,今年入梅以来的蔬菜价格估计要较往年同期高出20-50%。
昨日数据显示,环比前一工作日,沪上部分农贸市场13种蔬菜呈现5涨8跌。青菜菜场均价1.47元/500克。具体来看,青菜涨幅达8.9%,其他几个品种的涨幅都在3%以下,包括卷心菜、西红柿、茄子和冬瓜。价格下跌的蔬菜囊括芹菜、青椒和土豆等,其中跌幅较大的为大白菜、鸡毛菜以及黄瓜,跌幅为3.8%、2.6%和2.4%。
原因 | 具体表现 |
---|---|
雨季影响蔬菜生长 | 部分蔬菜产量减少,如青菜、大白菜等 |
运输成本增加 | 阴雨天气影响运输,导致成本上升 |
需求增加 | 入梅以来,蔬菜需求增加,市场供应紧张 |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查证发现,蔬菜价格上涨不假,但与物资短缺关系不大。秋冬是最适合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生长的季节,产量高,品质好。但当地菠菜基地受淹,使得批发商转从其他产区寻找供应商,从而提高了价格。
肉蛋鱼价格相对稳定
肉蛋鱼方面的统计显示,沪上部分农贸市场主要肉蛋鱼价格与前一工作日环比变化较小,猪肉精瘦肉和猪肉肋排微降0.1%和0.5%,鸡蛋微涨0.2%,花鲢和鲫鱼价格持平。昨日菜场内,猪肉瘦肉均价15.91元/500克,7两左右的鲫鱼均价9.34元/500克。
未来蔬菜价格走势预测
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旺季,价格也有小幅上涨。本周蔬菜价格从高位开始回调,同比涨幅有所收窄,九月将迎来开学季,届时销区市场需求会有所拉升,预计价格会呈现出稳步回落的平稳过程。
要说最近的一次涨价的话,应该是在夏天雨季的时候,因为雨水较多,许多菜都被涝死了,包括大葱,所以部分蔬菜的价格有所上涨。蔬菜区域货物充足、...
短暂放晴后,申城又将迎来一轮雨天。“上海发布”微博昨日公布显示,沪上农贸市场主要品种蔬菜价格基本平稳,其中环比涨幅最高的是青菜,涨了8.9%。另外,沪上部分农贸市场主要肉蛋鱼价格平稳。
叶菜类蔬菜产品中,除青菜价格微幅上涨外,鸡毛菜价上升更为明显,批发价从上周的3元一市斤上涨至4—5元左右,平均每市斤鸡毛菜价涨1.5元。到三伏...
产蔬菜和南方产地蔬菜批量上市,加上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小幅下行趋势。但今年9月下旬以来,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并迅速降温迅速,导致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
总体本轮价格上涨既有蔬菜供应主产区南移带来的季节性上涨,也有冷空气影响下产量下降带来的短时上涨。据分析,本轮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前期蔬菜价格整体偏低,同时现阶段在天气影响下的拉升。
完成了申城雨季青菜价格因供应减少而上涨。的讨论,现在进入上海雨季菜价飙升,市民应对策略多。
雨季菜价波动:市民的菜篮子压力增大
应对策略一:提前规划,理性采购
面对菜价上涨,市民可以通过提前规划,合理安排购物时间,减少因冲动消费导致的浪费。例如,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提前列出购物清单,并选择价格相对稳定的时段前往市场。此外,理性采购,避免盲目追求低价,选择新鲜、品质好的蔬菜,也是节省开支的重要策略。
在蔬菜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市民可以尝试开发替代食材,丰富餐桌。例如,用豆制品替代部分蔬菜,用土豆、红薯等根茎类蔬菜替代部分绿叶菜。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菜篮子成本,还能让餐桌更加多样化。
因为互联网的发展,社区团购成为了一种新的购物方式。市民可以通过关注社区团购,享受优惠价格。社区团购通常以批量采购的方式,降低成本,并将实惠传递给消费者。此外,社区团购还能提供更加便捷的配送服务,让市民轻松购物。
在购买蔬菜时,市民可以选择支持本地蔬菜,助力农民增收。本地蔬菜通常新鲜、品质好,且价格相对稳定。购买本地蔬菜,既能够保障自身饮食健康,又能够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雨季,蔬菜容易变质,因此市民在购买时应注意蔬菜的新鲜度。同时,合理安排蔬菜的储存,延长蔬菜的保鲜期,也是节省开支的重要途径。例如,将绿叶菜放入冰箱保鲜层,用保鲜膜包裹,可以有效延长蔬菜的保鲜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