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铁棍山药因产量增加、市场需求下降而降价

第一章:行业定义

铁棍山药,又称怀山药,是我国传统的道地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近年来,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铁棍山药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铁棍山药因产量增加、市场需求下降而降价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铁棍山药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年产量达到数十万吨。特别是在南方地区,铁棍山药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市场前景广阔。

铁棍山药产业链包括种植、加工、销售和出口等多个环节。其中,种植环节是产业链的基础,直接影响着铁棍山药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环节 内容
种植 选择优质种苗,科学施肥、浇水、除草等管理措施
加工 对铁棍山药进行清洗、去皮、切片、烘干等加工
销售 通过电商平台、实体店、批发市场等渠道进行销售
出口 将铁棍山药出口至海外市场

近年来,铁棍山药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但产量增长速度却远超市场需求,导致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

  •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
  • 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供过于求
  • 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持续下跌
  • 品牌效应不足,市场知名度有待提高
  • 2011年,温县铁棍山药亩产量为1500斤,价格为每斤15元左右
  • 2012年,亩产量增至2000斤,价格下跌至每斤10元左右
  • 2013年,亩产量继续增长至2500斤,价格进一步下跌至每斤8元左右
  • 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技术,降低成本
  •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知名度
  • 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市场份额
  •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


将铁棍山药因产量增加、市场需求下降而降价。梳理完毕后,可以着手探讨铁棍山药降价,农家电商新机遇。

近期,细心的消费者在市场上发现,铁棍山药的价格出现了显著下降,每斤不到6元,相比往年便宜了十多元甚至三十几元。这一现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于是对山药价格的“过山车”现象进行了深入调查。

铁棍山药因产量增加、市场需求下降而降价

尽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铁棍山药的产量却难以跟上市场的需求。一方面,密植可以提高亩产量,但也会增加植株之间的竞争和病虫害的传播;另一方面,肥料对铁棍山药的需求较大,一般需要在春季进行基础施肥,在生长期进行追肥,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产量的提升。

老龄化加剧,功能性食品需求增加

消费者对于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等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为铁棍山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平均每亩地产量可达2吨左右,按照市场平均售价每公斤10元计算,每亩地年产值约为2万元。

农家电商迎来新机遇

面对市场价格的波动,农家电商看到了新的机遇。通过线上销售,可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一些农家电商开始尝试将铁棍山药与其他农产品进行捆绑销售,或者开发山药深加工产品,如山药粉、山药汁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河南焦作温县的铁棍山药种植户杨女士,通过电商平台将自家的铁棍山药销售到全国各地。她表示,虽然今年山药价格较低,但通过电商平台,她的销售量并没有受到影响,甚至有所增加。

未来展望: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因为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种植规模的扩大,铁棍山药的产量有望得到提升,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也是铁棍山药产业发展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