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树老掉果,影响产量
柿子树作为我国常见的果树之一,因其果实美味、营养丰富而备受喜爱。只是,不少种植户反映,柿子树在生长期容易出现大量落果现象,严重影响产量。那么,柿子树老掉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防治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揭晓。
一、柿子树老掉果的原因
1. 环境因素
柿子树生长期出现大量落果现象也有可能是天气原因,如果种植地的雨量过大,气候始终处于阴湿的状况,植株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果实就会自然掉落。
2. 肥水管理
在每年5月、7月、8月是幼虫发生的高峰期,虫害主要是柿蒂虫,它分为两次侵染,极易导致果实脱落;病害主要是炭疽病,一般在生长后期粉色,引起落果。所以在幼果期夫妻要及时喷洒一次800倍柿病克水溶液,或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果实成熟期连续喷洒2-3次800~1500倍介死净水溶液,或1000倍速扑杀水溶液进行防治。
3. 品种差异
柿子树之间品种差异较大,有些无需授粉植株,比如大磨盘,可以直接结果且不容易因授粉不良掉落,有的则必须要配置授粉树,尤其是从日本引进的品种,授粉不良是造成其大量落果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想降低落果率, 要了解自家柿子树的品种。
柿子树掉果和树木有一定的关系。 是柿子树自身的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导致果实部位养分稀少,在后期花蒂部位无法承受柿子的重量导致掉落。初期授粉不良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期果实发育不完全也会导致落果。最后当同一枝干的柿子生长过多,在后期柿子变大后互相抢夺养分,一些生长过快的柿子会因养分不足而掉落。
对于雨量过大的地区,要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确保植株不受水涝影响。同时,要加强光照管理,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
在施肥方面,要根据柿子树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合理施用肥料。在水分管理方面,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出现干旱或水涝现象。
在选择柿子树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降低因品种差异导致的落果现象。
4. 加强病虫害防治
要及时防治柿子树病虫害,特别是柿蒂虫和炭疽病,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病虫害对果实的影响。
在生长期间,要及时修剪病弱枝、过密枝、交叉枝等,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防治措施 | 具体操作 |
---|---|
施肥 | 根据柿子树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合理施用肥料。 |
浇水 | 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或水涝现象。 |
病虫害防治 | 及时防治柿蒂虫、炭疽病等病虫害。 |
修剪管理 | 修剪病弱枝、过密枝、交叉枝等,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柿子树老掉果的现象,提高产量。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病虫害防控:守护柿子树的“健康防线”
春秋季施足基肥,追肥不能过早,一般在5月枝条枯顶期和7月果实膨大期追肥,这两次追肥对提高坐果率有明显促进作用,还能增加下一年的花芽数量和花芽质量。在结果中后期进行叶面追肥,每隔半月喷洒一次叶面肥和益微增产菌混合液,均匀喷湿所有的枝叶和果实,以开始有水珠下滴为最佳。
包括枝条的修剪、环剥和疏蕾,为了避免肥水浪费和后期通透性不佳,一定要在花前修剪掉无效枝和徒长枝,遵循迎风面多留枝,背风面少留枝的原则,以保证通风,避免病菌的滋生蔓延。环剥不仅能促进花芽分化,还能提前结果,减少生理性落果,一般在初花期进行环剥,环剥后要用塑料布条包扎剥口,以保持剥口湿度,促进愈合,并加强肥水管理。疏剪花蕾为了保证最后果实品质,一般保留结果母枝上最先抽发的2-3个结果枝,每个结果枝留中部3个花蕾,其余全部疏掉。
柿子树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天气因素、病虫害、品种差异、营养管理和花枝处理等。只有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有效降低柿子树的落果率,提高产量和品质。希望本文能为柿子树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