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繁殖生理特点:发情周期、交配期、妊娠期等生理变化
作者:农牧梦想家•更新时间:10小时前•阅读2
一、性成熟
水貂为诱导性排卵动物,性成熟时间约为9-10月龄。此时,公貂的睾丸和母貂的卵巢逐渐形成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和卵子。性成熟后,水貂会进入繁殖期。二、发情周期
水貂母貂在繁殖季节里,每个发情周期持续6-9天,其中动情期1-3天,间情期5-6天。母貂在整个繁殖季节里可出现2-3个发情周期。三、排卵
水貂为诱导性排卵动物。交配和爬跨是诱导排卵的主要诱因。排卵的时间为交配后36-48小时,常因个体及交配时期而异。水貂通常在一个动情期里平均排卵8.7±0.3个。四、射精与受精
水貂的射精方式为点滴式。每次交配平均射精量为0.102±0.066ml,含精子数量约557万个。精子在母貂生殖道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通常认为是48小时。五、配种时间
水貂配种时间受日照周期变化制约,一般2月底、3月初开始,具体应在本声水貂发情旺期来临前7-10日开始配种,配种期经历20余天。 母貂发情时,从第一次排卵到下一次排卵约6-10天,一般一年一度的发情交配期内有2-3周性周液呈绿色,排尿频繁,有时发出“咕、咕”叫声,阴唇肿胀外翻,有皱纹。公貂发情时表现急躁,食欲不振,有时亦有“咕咕”叫声,捕捉时其性情较平时温顺。 水貂的妊娠期平均为47天,变动范围是37-83天。水貂的胚泡发育存在“滞育期”,使得其妊娠期变动范围较大。八、产仔数
其产仔数的多寡受类型、遗传、选种、育种、繁殖技术、公貂精液品质、妊娠期饲喂等因素影响。九、案例分析
案例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时间节点:2023年。 案例描述:通过科学管理水貂的繁殖周期,优化配种技术,提高饲养水平,使水貂的繁殖成功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某养殖场采用周期复配和连续复配相结合的配种方法,母貂繁殖成功率提高了15%。十、
本文深入剖析了水貂的繁殖生理特点,为水貂养殖者提供了科学的养殖指导。养殖者可根据水貂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养殖计划,提高繁殖效益。水貂繁殖生理特点:发情周期、交配期、妊娠期等生理变化。的内容结束,现在进入水貂繁殖周期优化策略。
案例:某养殖场在冬季发现,由于日照时间不足,水貂的发情周期延长,导致繁殖率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养殖场采取了以下措施:
- 增加室内光照时间,模拟自然光照周期。
- 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含量,以促进发情。
-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貂良好的体况。
- 对饲养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配种技术的掌握程度。
- 改进配种设备,确保配种过程顺利进行。
- 加强配种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并纠正假配现象。
结果:通过这些改进,养殖场的配种成功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繁殖效果得到了保障。
- 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母貂良好的体况。
- 定期对母貂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 优化断奶程序,确保幼貂在断奶后能够适应新的饲料。
- 调整饲料配方,增加易于消化的营养成分。
-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幼貂良好的生长发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