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骏因家贫被逐,深山养竹鼠
在四川省平昌县,有一位名叫蒲骏的男子,他的故事在农业创业界传为佳话。他因家贫被逐,却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深山养竹鼠,最终成为竹鼠大王。
家贫被逐,深山寻梦
蒲骏年轻时,家境贫寒,为了生活,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只是,命运却对他不公,他因家贫被逐出家门。在绝望之际,他决定回到家乡,寻找自己的梦想。
深山养竹鼠,初尝创业艰辛
蒲骏在深山中发现了竹鼠,他了解到竹鼠肉质鲜美,市场需求量大。于是,他决定养竹鼠,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只是,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他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年份 | 事件 | 影响 |
---|---|---|
2006年 | 返乡创业养殖竹鼠 | 初尝创业艰辛,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 |
2007年 | 被父亲赶出家门 | 与家人关系紧张,独自一人面对困境 |
2009年 | 竹鼠养殖场遭遇疫情 | 损失惨重,负债累累 |
2010年 | 投资建起新养殖场 | 扩大养殖规模,寻求突破 |
困境中崛起,成为竹鼠大王
面对困境,蒲骏没有放弃,他不断学习竹鼠养殖技术,调整养殖策略。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成功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为竹鼠大王。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蒲骏的成功,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带动了家乡的乡亲们共同致富。他成立了竹鼠养殖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种苗、技术支持,并保证统一回收、统一销售,让养殖户们没有后顾之忧。
蒲骏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毅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他的创业传奇,将成为无数创业者学习的榜样。
创业初探:从迷茫到决心的转变
蒲骏,四川省平昌县人,2006年,他辞去了杭州一家大型企业的总裁助理职位,带着对竹鼠养殖的憧憬,回到了家乡。那时的他,对竹鼠养殖一无所知,只是因为一次在越南的美食体验,让他对竹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蒲骏回忆道:“那时候就是熬,每一天一顿饭。然后吃完饭就背着背篓子,就在山下面砍竹子,全靠人工背上来。”他的父亲蒲含友也曾劝他:“走吧,我们饭都不给你做的吃。”但蒲骏的决心坚定,他相信,只要能养一千只竹鼠,就能赚得六七十万。
市场探索:从零开始,打造竹鼠王国
蒲骏的竹鼠养殖之路充满了挑战。他曾因为竹鼠市场的不了解,导致竹鼠销售困难,甚至有些客户放弃订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投资160万,流转了8亩土地,建起了可容纳万头竹鼠的新养殖场。他说:“正在睡觉呢,不知道哪个小孩响了一挂鞭炮。我当时还没在意,我说反正过年增添个喜庆还挺高兴的。”只是,第二天,蒲骏没有死,却消失了。原来,他为了竹鼠,甚至曾冬泳,体验竹鼠的生活环境。
技术突破:从养殖新手到行业专家
在养殖过程中,蒲骏不断学习,从新手成长为行业专家。他严格把控竹鼠的品质,每收到一批竹鼠,他都要亲自检查,甚至每一只都要像这样闻一下。他的竹鼠养殖技术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甚至有养殖户专门从四川和重庆等地前来学习。蒲骏说:“接近600只竹鼠22天死掉。到最后死的太多的时候,我就放在做饭的旁边的巷道里,就不管了,有空或想通了我再去埋。”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持。
蒲骏意识到,单打独斗无法实现规模化养殖。于是,他牵头成立了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民共同致富。他说:“如果我一家供这么多货,肯定是很累的。如果我们一百家供这么多货,是不是都很轻松?必须得抱团发展才有出路。”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的社员从最初的几十家发展到百家以上,年销售额达1200万。
如今,蒲骏的竹鼠养殖事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6年,他的合作社实现销售额4700多万元。面对未来的发展,蒲骏充满信心。他说:“如果说竹鼠这块,我们家乡人都不知道,怎么再向全国人民推广?我作为中间的一个中转基地,一个平台,把没有这方面资源的社员调动起来,把他们的货拉过来,在我这进行一个统一的育肥,再给我们有客户的社员送过去,让他们再进行销售。”蒲骏的竹鼠养殖之路,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为更多农民带来了希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