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鲍鱼人工育苗技术,关键在于掌握其繁殖和幼苗培育过程

一、鲍鱼人工育苗概述

鲍鱼,作为我国珍贵的海洋生物资源,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因为鲍鱼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人工育苗技术成为关键环节。

鲍鱼人工育苗技术,关键在于掌握其繁殖和幼苗培育过程

二、繁殖技术

鲍鱼的繁殖过程主要包括亲鲍选择、诱导产卵和人工授精等步骤。

1. 亲鲍选择

  • 选择健康无损、体质肥壮、足部活动敏捷、雌雄性腺明显的个体。
  • 个体大小在5厘米以上。
  • 池水温度保持在24-30°C,pH值为7.8-8.2,比重为1.022-1.08。

2. 诱导产卵

亲鲍成熟后即可产卵排精,生产上一般采用人工诱导方法。

3. 人工授精

在20°C以上水温时,必须在卵子产出1小时内完成人工授精。受精时最好先对卵数量和精液密度定量,试验表明,按每个卵1500个以上精子或每毫升30万个以上精子加入精液受精率最高。

三、幼苗培育

胚胎孵化通常在采卵槽中直接进行,正常情况下自卵受精至孵化出担轮幼体上浮水面需13小时。

幼虫采集时,利用卵子相对密度大于海水相对密度的特点,用海水泡洗,去掉水中及受精卵周围的多余精子。

  • 饵料板制作: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或透明塑料、有机玻璃制成的波纹板。
  • 匍匐动体的附着:在每立方水体使用饵料板22平方米的情况下,面盘动体的投放量在4-5万。
  • 转入网箱流水平面饲育:幼鲍较大后喜欢避光隐居,因此要采用黑色附着平面。

四、注意事项

  1. 保持水质:经常清除残饵,清洗网箱和水池壁,防止停水和网箱供水局部障碍。
  2. 适时选别:在幼鲍转入网箱饲育后一个月左右,平均壳长6毫米左右时,个体大小出现差异,即应适时选别,将大、中、小个体分开饲养。
  3. 越冬:在北方地区,幼鲍苗如在秋末冬初转入海上育成,则水温较低,幼鲍个体又小,成活率低。如果第2年4月中旬后,水温升高,个体又较大时下海,成活率则明显提高。

鲍鱼人工育苗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需要从亲鲍选择、繁殖、幼苗培育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掌握鲍鱼育苗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鲍鱼养殖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步骤 要点
亲鲍选择 健康无损、体质肥壮、雌雄性腺明显
诱导产卵 人工诱导方法
人工授精 卵子产出1小时内完成
胚胎孵化 13小时左右
幼虫采集 去除多余精子
幼虫培育 饵料板制作、匍匐动体的附着、转入网箱流水平面饲育
鲍鱼人工育苗技术,关键在于掌握其繁殖和幼苗培育过程

鲍鱼的人工育苗, 在于选择健康的亲鲍进行诱导产卵。在这一环节,我们要注意亲鲍的选择,确保其健康、肥壮、性腺发育良好。在池水温度和pH值适宜的条件下,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促使亲鲍产卵排精。

接下来,进入幼苗培育阶段。鲍胚胎进入后期,长成面盘幼虫时,及时收集健康的幼体,转入培养池开始培育。在培育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充气量,同时注意饵料的准备和水质的管理。

以我国某养殖场为例,他们通过采用先进的鲍鱼人工育苗技术,实现了鲍鱼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具体操作过程中,他们注重以下几个要点:

2. 水质管理:保持池水适宜的温度、pH值和溶解氧含量,确保幼体健康成长。

3. 饵料准备:提前准备底栖硅藻等饵料,为幼体提供充足的营养。

未来展望:鲍鱼养殖的广阔前景

1. 技术创新:继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鲍鱼人工育苗技术的水平和效率。

鲍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为鲍鱼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相信,我国鲍鱼养殖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6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