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非瘟防控关键期,养猪人必看风险管控技巧

随着生猪价格的波动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养猪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非洲猪瘟的威胁依然存在,如何在这个关键时期做好风险管控,是每个养猪人都关心的问题。

非瘟防控关键期,养猪人必看风险管控技巧

优化管理制度,强化防控措施

要优化管理制度,在引种、转运、出售等高风险生产环节中做好全程防控管理。针对非洲猪瘟流行特点,要持续从人、车、物、猪等方面强化防控措施。

环节 防控措施
引种 严格审查种猪来源,确保无疫情
转运 采用专用运输工具,避免交叉感染
出售 建立健康监测机制,确保猪只健康

非瘟窗口期风险管理

PSY应用研究院经过系统梳理,找到非瘟容易暴发的六大窗口期,分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系统解决思路,形成了非瘟窗口期风险管理技术。

  • 冬季寒冷,猪只抵抗力下降
  • 节假日人员流动频繁
  • 饲料原料来源不稳定
  • 猪只密度过大
  • 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
  • 饲养管理不规范

防控非瘟,养猪人的六路风险与对策

猪瘟张代坚个人认为,目前非瘟防控主要还存六路风险,要采取六大对策:

  1. 场源病源风险:中小散养场非瘟防控条件仍不完善,清除不彻底,复养问题多。
  2. 环境风险:大环境污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永远挡不住,病毒可能随时进入猪场。
  3. 生物安全风险:最传统的生物安全措施,如人、车、物和菜市场是三大雷区。
  4. 饲料风险:饲料原料来源不稳定,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渠道。
  5. 猪只密度风险:猪只密度过大,容易导致疾病传播。
  6. 饲养管理风险:饲养管理不规范,可能导致猪只抵抗力下降。

非瘟防控,防大于治

防大于治,非瘟对猪场的侵害是不可估量的,增强猪群免疫能力非常有必要。新鲜、冷冻和加工过的猪肉有传播ASF的风险,猪场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在外出后返场一定需要经过洗澡、淋浴,更改衣物,这是最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非瘟最近几年多以来在养猪人面前出现最多的词语,疫苗销售在推广疫苗时会讲非瘟的危害,动保产品也随之热销。

非瘟防控关键期,养猪人必看风险管控技巧

设立非瘟防控风险基金,调动员工积极性

非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可以经口、精液、短距离的空气传播。设立非瘟防控风险基金,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责任落实到人,是防控非瘟的关键。

随着生猪价格的一路高涨和国家各项养猪优惠政策的出台,各地正在进行非洲猪瘟背景下的复产启动工作。但在目前没有商业化的非洲猪瘟疫苗上市的前提之下,很多暴发过非洲猪瘟并清场的猪场依然不敢涉足,害怕血本无归;对于成功拔牙和没有暴发过非瘟的猪场,对于复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不清楚。

非瘟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养猪人共同努力。通过优化管理制度、强化防控措施、设立风险基金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有效防控非洲猪瘟,保障养猪业的稳定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