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断奶后,如何科学饲养
断奶是犊牛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科学饲养,提高成活率,是每位养殖户关心的问题。
一、断奶前的准备工作
- 逐渐减少哺乳次数,让犊牛适应饲料。
- 选择适合犊牛的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 对犊牛舍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断奶后的犊牛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照顾,
1. 合理调整饲料
断奶后的犊牛,饲料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粗饲料为主,如干草、秸秆等。同时,逐渐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如玉米、豆粕等。
月龄 | 粗饲料 | 精饲料 |
---|---|---|
1-2月 | 1.5-2 | 0.5-1 |
3-4月 | 2-3 | 1.5-2 |
5-6月 | 3-4 | 2-3 |
2. 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犊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同时,确保犊牛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3. 加强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犊牛骨骼发育和消化吸收。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犊牛自由活动,但要避免在高温或阴雨天气进行。
4. 观察犊牛健康状况
定期观察犊牛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三、案例分析
某养殖场在2019年对断奶后的犊牛进行科学饲养管理,通过调整饲料、加强运动、保持环境卫生等措施,使犊牛的成活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在犊牛断奶初期,合理调整饲喂方式至关重要。犊牛在断奶后,其消化系统尚未完全适应植物性饲料,因此,应逐步过渡。保持饲料的新鲜与卫生,避免霉变和腐烂。在分群饲养时,每群犊牛数量不宜过多,控制在10-15头为宜,以便于管理和观察。
分群饲养有助于犊牛适应新环境,减少因合群带来的压力。分群时,应考虑犊牛的月龄和体重,将相近的犊牛安排在一起。这种分群方式有助于犊牛间的相互适应,减少因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
断奶应激是犊牛断奶后常见的问题,表现为日增重降低、消瘦、被毛凌乱等症状。为应对这一问题,饲养者应关注犊牛的采食情况,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在断奶初期,可适当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同时提供优质的干草供其自由采食。
早期断奶的优势与实施要点
早期断奶能够节约鲜奶,降低培育成本,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实施早期断奶的关键在于科学饲养管理。在哺乳期结束后,应尽早开始补饲精粗饲料,帮助犊牛适应植物性饲料。
保证饲料质量是犊牛健康成长的基础。饲料应新鲜、卫生,避免霉变和污染。同时,圈舍环境卫生同样重要,每天及时清扫,保持干燥,减少疾病的发生。
运动量的重要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