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母猪产前需准备产房、饲料、消毒用品等

为了让母猪有一个好的产仔环境,提高生产效能,特做出以下临产前母猪饲养管理操作方法,有不到之处,望共同探讨,以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母猪产前需准备产房、饲料、消毒用品等

一、空栏卫生

遵循一清二洗三消毒的方法,先把不必要的东西清理干净,然后将栏舍彻底冲洗干净,再用3%烧碱溶液泼洒整个栏舍,过半天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进猪。

二、确保母仔产后平安

产房的准备

准备的重点是保持产房清洁、干燥、温暖,避免潮湿和寒冷。产房应远离猪舍,避免交叉感染。

  • 产房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 对产前及产后一周的母猪每天饲喂两次,产后一周至断奶每天饲喂3次。
    • 准备接产用的器械:毛巾、剪刀、蒙脱石、水盆等。

三、母猪产前生理变化及应对

在母猪临近生产前,它的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出现乳房变大、红肿、行动缓慢等。

时间 生理变化 应对措施
产前5天 乳房开始变大,呈潮红色发亮,两侧乳头外涨 用手挤压会有乳汁流出
产前3天 走路缓慢,起卧明显迟缓 用手摸乳房会有发热的感觉
产前12小时 挤压母猪乳房,会挤压出较浓稠的乳汁 当挤压出的乳汁较多时,母猪将在12小时内产仔
产前6-10小时 找东西做窝,前肢不停刮地面,行为异常,口中发出哼哼的声音 准备接产,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安全

产前母猪彻底清洗消毒,用适用消毒液按比例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的腹部、乳房和外阴部,其余部位用刷子刷洗;再用温水洗净、擦干。

如明显母猪体外携带寄生虫,应在此之前的2-3周用双甲咪按比例喷母猪环境+体外,可以配合体内驱虫一起。以防传染给仔猪。

产房应在母猪产前5~10天用3%的火碱水进行消毒,围墙可用20%的生石灰溶液粉刷,并于产前3~5天把母猪赶入产房,同时准备好分娩用具和充足的垫草。

母猪分娩前5~7天上产房,产前与产后饲喂量必须用递减和递增的方法进行,产前7天3.5~4kg,每天递减0.5kg,所有接产备用工具必须通过消毒后做好准备。

母猪产前10-20天,逐渐改为哺乳期饲料,防止产后换料应激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

传统地面圈或产床,湿度过大时,可通过通风、换气等方法降低湿度。

1.产房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 对产前及产后一周的母猪每天饲喂两次,产后一周至断奶每天饲喂3次。
  • 哺乳母猪推荐饲喂量如下表:
母猪产仔阶段 喂量
产前3天以上 3.5-4
3—3.5 3
3天以内 2—3
产后10天以内 5--6
10--20天 2.5—3
20天以上 6—8

母猪产前准备是确保母仔健康的关键环节,需要从产房、饲料、消毒用品等方面进行全面准备。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帮助。

母猪产房建设:从案例分析看未来养殖趋势

案例一:本地养殖场产房改造,提升母猪产仔率

位于我国某市的某养殖场,原有产房设施简陋,导致母猪产仔率低,仔猪成活率不高。针对这一情况,养殖场决定对产房进行改造。

母猪产前需准备产房、饲料、消毒用品等

将产房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选用环保材料进行改造。引进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母猪的生理状况。此外,优化饲料配方,提高母猪营养水平。经过改造,该养殖场母猪产仔率提高了15%,仔猪成活率提高了10%。

某养殖场在产房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优化。产房内安装了空气净化器、温湿度控制器,确保环境舒适。同时,采用无声照明设备,减少对母猪的惊吓。通过优化产房环境,该养殖场母猪应激反应明显降低,产仔率提高了8%。

1.环保:选用环保材料,降低产房对环境的影响。

2.智能化:引进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养殖效率。

5.消毒: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确保产房卫生。

母猪产房建设对于养殖场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借鉴实际案例,不断优化产房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