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消毒误区解析与实用对策,养殖必看
作者:农科探路人•更新时间:25天前•阅读3
你知道吗?在猪场消毒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上,其实隐藏着不少误区。很多养殖户为了达到彻底的消毒目的,不惜花费重金,却往往事倍功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常见的消毒误区,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对策。
常见消毒误区与对策
误区 | 对策 |
---|---|
误区一:消毒剂浓度越大越好 | 正确的操作方式是,确定消毒的方式和消毒对象,根据不同环境进行消毒剂的配置。 |
误区二:消毒时温度越高越好 | 根据消毒药物的不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温度设置。 |
误区三:配伍消毒剂越多越好 | 选择时要认真查看消毒剂的标签和说明书,避免酸碱混用。 |
误区四:消毒剂越贵越好 | 选择消毒剂要具有价格低、易溶于水、无残毒、使用方便、广谱、快速、高效等特点。 |
误区五:重视舍内消毒,轻视环境消毒 | 要做好猪舍外的消毒工作,定期对消毒池进行清理更换消毒药。 |
误区六:消毒重要,清洁不重要 | 定期进行清扫清洁工作,清楚灰尘和杂质。 |
误区七:消毒时把消毒液喷到动物身上效果才好 | 保证消毒喷雾在空气中缓慢沉降,对空气灰尘天花板吊顶等不方便清理的地方充分与消毒药进行接触。 |
误区八:消毒剂气味越大越好 | 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日龄、不同传染病和不同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
误区案例分析
曾经有一个规模化猪场,因为使用含量不够的火碱进行卖猪之后装猪台的消毒,导致卖猪20天之后,肥猪陆续发病。这就是因为消毒方法不当所导致的悲剧。
猪场消毒是保障猪群健康的重要环节,但正确的消毒方法同样重要。希望以上的解析和对策能对养殖户们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为猪场的健康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