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病高发,防控措施有哪些
作者:茶海耕者•更新时间:20小时前•阅读0
随着冬季的临近,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变大,空气湿度减小,这样的气候条件让猪场里的病原微生物更容易存活。养殖环境调控不当、饲养管理不良和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非洲猪瘟、口蹄疫、仔猪腹泻等疾病进入高发期。那么,猪场如何做好冬季猪病的防控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猪场疫病的高发原因
冬季气温寒冷,猪舍温度低,通风差,尤其是在养殖设施条件差的猪场,呼吸道疾病、拉稀、弱仔、水肿等疾病多发。此外,冬季日照时间短,气温寒冷,猪群的应激反应增加,也会导致各种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二、冬季猪场疫病的防控措施
防控措施 | 具体操作 |
---|---|
防寒保暖 | 猪群适宜温度为20—25℃,不能低于18℃,不能高于27℃。湿度控制在50%—65%。重点加强产房和保育的温度、湿度控制,及时采取升温措施。 |
生物安全 | 减少人员流动,人员返场要洗澡换衣,避免携带猪肉及其制品进场,物资进场要经过消毒后方可进场,卖猪尽量挑选中转场地,避免拉猪车直接进入养殖场。 |
加强消毒 | 搞好环境卫生,减少病原体的污染。建议每周两次,选择中午温度高的时候进行。 |
疫苗免疫与保健 | 常见病毒性疾病除非洲猪瘟以外都可进行疫苗免疫。蓝耳病的疫苗免疫可以通过蓝耳病的抗体检测来选择是否注射蓝耳疫苗,由于蓝耳病的毒株很多,切忌不要盲目选择活疫苗。药物保健需要根据猪场实际情况进行,尽量选择中药+西药进行。 |
做好抗体监测 | 定期做好口蹄疫、圆环、伪狂犬、蓝耳、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的抗体监测。针对抗体不合格的及时做好查找原因,补免疫苗及补救措施。 |
冬季猪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定期消毒,疫苗免疫,抗体监测等。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猪场在冬季也能保持稳定的生产,降低猪病带来的损失。
记得,养殖户们,冬季猪病防控不容忽视,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猪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养殖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