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腺胃炎成为畜牧养殖新挑战,需关注病因、防控措施
咱们家禽养殖的朋友们,提到“鸡腺胃炎”,那可真是如雷贯耳。这病近几年在我国可是广泛流行,让不少养殖户头疼不已。那么,这鸡腺胃炎究竟是个啥玩意儿?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它呢?其实啊,早在2010年,相关科研人员就已经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了,但直到2012年底,一线人员才逐步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鸡腺胃炎的表现
这鸡腺胃炎啊,主要让鸡子们吃不好、长得慢。你看,鸡子们的体表苍白,腺胃明显肿胀,饲料转化率低,粪便里还经常能看到没消化或者消化不良的饲料。
二、对病源的认识
1. 病毒性腺胃炎
多数人认为这鸡腺胃炎是病毒引起的,但具体是哪种病毒,大家各有说法。有的说是传染性腺胃炎病毒,这种病毒在鸡腺胃里能找到,但健康鸡子体内是没有的。还有的专家认为是冠状病毒引起的腺胃型传支,或者是REV与其它免疫抑制病毒共感染引起的。
2. 非病毒性腺胃炎
美国Y_M.saif主编的十一版《禽病学》里提到,引起腺胃肿大的病原或病因有很多,比如低纤维饲粮、饲料生物胺及霉菌毒素、致肿瘤病毒等。梅里亚中国区技术总监认为,这鸡腺胃炎主要是霉菌毒素引起的。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教授则认为,引起肌胃角质层溃烂的因素,主要是组织胺和肌胃糜烂素。
三、鸡“腺胃炎”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1. 传染性腺胃炎流行情况
2006年前,我国部分地区就有传染性腺胃炎病例发生,尤其在东北地区。发病的鸡群包括蛋鸡、青年鸡、雏鸡、自羽肉鸡,症状典型,比如鸡群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粪便中有不消化的饲料等。不过,据国家权威机构检测,现在市场上的“腺胃炎”病例多数并不是真正的传染性腺胃炎。
2. 非传染性腺胃炎流行情况
2008年开始,我国肉鸡市场大面积流行非传染性腺胃炎,2009~2010年持续发生,发病率几乎达到95%~100%。这病让鸡子们吃不好、长得慢,料肉比高,肉鸡不能按时出栏,鸡群体质差,严重免疫抑制,让养殖户们头疼不已。临床表现为肌胃角质层溃烂、溃疡,甚至爆裂,部分表现为鸡腺胃肿大,与2006年前后流行的传染性腺胃炎有明显区别。
四、对该病的研究情况
通过对发病鸡群病料进行检测,发现腺胃分泌液内有大量的霉菌及霉菌毒素,每只晾胃内可以分离出2株以上的霉菌。通过对分离培养出的霉菌进行鉴定,发现以烟曲霉菌、黄曲霉、赭曲霉、土曲霉菌为主等。通过回归试验,用培养出的霉菌与灭菌食物进行搅拌喂鸡,连续饲喂7天左右,对试验鸡进行解剖发现可以复制出肌胃角质层溃烂、腺胃肿大的病鸡。
通过以上试验,牧翔药业确定当下流行的肌胃溃烂、腺胃肿大疾病,不是传染性腺胃炎病毒引起的,而是霉菌毒素引起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