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霉菌毒素污染与腺胃炎问题严重威胁畜牧养殖健康

  哎呀,说起这个腺胃炎,真是让人头疼啊!每年一到夏天,养殖户们就开始议论纷纷,不再是球虫、肠炎这些老生常谈了。不过,说到腺胃炎,业内好像还没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呢。

霉菌毒素污染与腺胃炎问题严重威胁畜牧养殖健康

  其实啊,如果我们留心每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会发现早在1996年,山东胶州一带就出现了类似病症。当时,农业部青岛动检所的王玉东老师和杜元钊老师通过实验室诊断,从病鸡身上分离出了一种病毒,类似冠扶病毒。很多人认为这就是腺胃型传支的变异株。但直到2000年左右,日本专家公布了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的基因序列,王玉东老师和杜元钊老师发现他们分离到的病毒序列竟然和日本公布的非常一致,之前的猜测显然不准确。这就是最早人们对腺胃炎的认知。

  我呢,是从2008年左右开始接触到腺胃炎这一病症的。当时对这类病认识不深,常常按肠毒处理,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那么,到底是什么病因引起了这种病症?又该如何治疗?这可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一些饲养SPF鸡的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经过病理、饲养条件逐一的分析与对比、排除,得出结论——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污染与腺胃炎问题严重威胁畜牧养殖健康

  找到了病因,对症下药就好办了。

  霉菌毒素主要有两个来源:

  1. 由空气中的霉菌产生

  2. 由饲料中的霉菌产生

  其中,饲料中的霉菌来源也分两种:一种是在植物特别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由于湿度与温度的交替出现而产生的一类霉菌毒素;另一种是在饲料存放的过程中由于存放的条件不当而感染了霉菌。

  目前被大家发现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腐马镰刀霉菌产生的T2毒素是一种腐蚀性刺激物,可造成腺胃、肌胃黏膜和羽毛上皮的坏死,引发胃酸分泌失常;赭曲毒素会抑制尿酸排出,导致尿酸盐沉浊、肾肿大、肾纤维化及其他毒物无法排出;呕吐毒素可以刺激肠道粘膜发炎,破坏了肠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引起下痢;黄曲霉毒素可以攻击肝细胞的线粒体,导致肝细胞静止死亡,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肝硬化导致肝衰竭。当肝功能下降时,引发全面的生理问题,特别是营养的吸收利用。此外,霉菌对胸腺、法氏囊、脾脏也造成了一定的损伤,所以引发此病症的鸡极易引发其他病毒病的发生。

霉菌毒素污染与腺胃炎问题严重威胁畜牧养殖健康

  由于以上病因而引起了我们肉眼所见的病鸡消瘦、肌腺胃糜烂、出血,拉饲料便等病理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腺胃炎。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如何选择治疗霉菌毒素的药品的问题。

  市场上的脱霉剂,可分为矿物质吸附剂类、酵母细胞壁类、微生物类、酶制剂类、混合类等很多种。

  在我所接触的脱霉剂产品中,矿物质吸附剂类的脱霉剂使用率最高。例如:水合铝硅酸盐类、膨润土、蒙脱石等。这类产品的好处在于可以吸附霉菌毒素,使毒素在经动物肠道时不被动物所吸收,直接排出体外。但这类脱霉剂的缺点在于在吸附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同时,也吸附了饲料中的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造成饲料的口感极差,家禽不愿采食,同时其吸附作用有限。例如:蒙脱石吸附黄曲霉毒素效果较好,但对于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等毒素的吸附效果并不算佳。

  所以,在对因治疗时,我的建议是:多使用几类吸附类脱霉剂并配合制霉菌素,大剂量的补充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同时学习科学的养殖管理知识,改善养殖环境,勤消毒,选择规模大的饲料兽药企业合作,把风险降到最低。

  而对表治疗时,我们可以使用抗病毒类中药、西咪替丁等抑制胃酸的产品,抗菌消炎类产品、促进消化的中药类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