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腺胃炎,畜牧养殖领域常见病症
作者:茶乡韵士•更新时间:4小时前•阅读0
一、鸡腺胃炎病的“面纱”揭开
说起鸡腺胃炎病,可能很多养殖户都感到陌生,但这个病症却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养殖业。别看它是个新面孔,但它的威力可不容小觑。这病症就像个“多面手”,病因复杂,病原繁多,让人摸不着头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导致鸡腺胃炎病的真正原因,这使得它在临床上成为最难诊治的疾病之一。
二、中医视角下的鸡腺胃炎病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那么用中医理论来理解鸡腺胃炎病的发病机理,又会是怎样的呢?
中医认为,寒与热都是偏离正常状态的症状表现。寒热本身并不能相调,相对应,需要寒以温补,热以凉调。早期脾虚导致胃寒症,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多因饲料因素或者因寒凉药物损伤脾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中医是侧重证候特点的动态医学,是调整机体脏器机能平衡的本质运用。鸡腺胃炎的证候分析如下:
1. 发冷、扎毛挤堆:这是由于寒重而伤阳,出现四肢厥冷,扎毛挤堆。
2. 厌食、过料:由于寒湿困脾而脾气虚弱,至运化无权而厌食过料。
3. 腺胃壁水肿:由于脾失健运而水湿难下,出现腺胃壁水肿。
4. 肝和肺的病变:因为脾气虚弱而出现肝气的相对亢盛,从而进一步的出现木乘土的结果之脾阳损伤、命门火衰、火不生土、又因为脾气的虚弱也导致了肺气的虚衰,出现母病及子的顺传现象,三者归脾,造成脾阳虚。
三、鸡腺胃炎病的诱因与特点
1. 开口药物选择不合理的多种抗生素连用;
2. 环境应激:早期鸡舍温度过高、舍内湿度过大;
3. 营养因素:饲料中盐分过高,导致鸡群饮水量偏高;
4. 饲料中大原料霉菌含量偏高
5. 育雏期间饮用水温度比舍温低于10℃以上。
1. 发病时间有规律性,每年两次,早春和盛夏,东北地区入秋后时有发生。
2. 近两年白羽肉鸡发病率较高,且明显高于黄羽肉鸡和蛋鸡的发病率,种鸡少发生。
四、鸡腺胃炎病的病理变化
1. 羽毛粗乱、“飞机”翅膀,主羽断裂;
2. 采食、饮水急剧下降;
3. 消瘦贫血、体型小,体重比正常轻50%以上;
4. 排白色、黄色、红色粪便、未消化饲料便;
5. 瘾实症、专挑粉料吃、甩出颗粒;
6. 由于采食量低造成营养不良导致的机体羽毛生长不良
7. 主羽断裂造成的“飞机”翅膀
8. 嗉囊积气入球
9. 角质层底部有渗出物—真菌病变
10. 腺胃ph发生变化
五、鸡腺胃炎病的防控思路与方案
中医:补脾虚、驱胃寒、调温和、促消化
西医:调整胃肠PH值、抗霉菌、真菌、厌氧菌
1. 预防方案:从进雏第一天开始使用黄橙素,连续使用三周;黄橙素每100ml兑水300kg,分早晚两次使用。
2. 治疗方案:
方案一:黄橙素+芪黄素+驱霉,连续使用3-5天。
混饮:黄橙素:每100ml兑水200kg,芪黄素每100g兑水750kg,分早晚两次使用,拌料:驱霉每100g拌料100kg全天拌料。
方案二:胃炎康+芪黄素+驱霉。
常规预防:每500g药物拌料250-500kg自由采食。治疗采用:第一天100kg/袋、第二天200kg /袋、第三天400 kg/袋。
方案三:胃炎康+黄橙素+小熊座。
温馨提示:
1. 配合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加,忌和强碱药物联合使用。
2. 严重病例配合每百斤饮水中添加2%食用醋效果更佳。
六、
鸡腺胃炎病虽然是个棘手的病症,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发病机理和防控方法,就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希望养殖户们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加强防控措施,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鸡腺胃炎,畜牧养殖领域常见病症](/upload02/fcf67fb761b0987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