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养殖中,以下几种用药方式存在较大风险
作者:茶海农夫•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2
一、长期用药:鸡饲料中的抗菌药物“添加剂”
养鸡大忌之一:长期用药 从雏鸡开食的那一刻起,许多养鸡户就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仿佛这成了育雏期的必经之路。其实,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风险。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一来是为了防治雏鸡白痢等消化道疾病,二来是作为生长促进剂使用。常见的药物有痢特灵、土霉素、喹乙醇等。有些养鸡户甚至将其他抗生素也加入其中,认为这是必不可少的添加剂。 这种做法看似保险,实则隐患重重。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鸡群产生耐药性,使得后续的治疗更加困难。过度依赖抗菌药物会导致鸡群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其他疾病。最后,残留的药物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二、断续用药:治疗不彻底,病情反复
养鸡大忌之二:断续用药 有些养鸡户在治疗鸡病时,看到病情稍有好转就立刻停药,认为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避免了药物副作用。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导致治疗不彻底,病情反复。 据调查,资金不足或无饲养经验的新养鸡户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治疗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药物疗程进行,确保病情得到彻底控制。三、频繁更换药物品种:拖延病程,事倍功半
养鸡大忌之三:频繁更换药物品种 新养鸡户在治疗鸡病时,往往希望药到病除,于是频繁更换药物品种。这种做法不仅拖延了病程,还可能导致鸡群产生耐药性,事倍功半。 治疗鸡病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坚持使用,直至病情痊愈。四、超剂量用药:中毒风险,不可忽视
养鸡大忌之四:超剂量用药 有些养鸡户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习惯加倍剂量用药。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拖延病程,只要及时发现中毒现象,及时停药,一般不会造成大的损失。然而,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风险。 长期超剂量用药,容易导致鸡群中毒,甚至死亡。新养鸡户效仿这种用药方式,更容易发生严重的中毒死亡事故。五、累加用药:药物种类越多,风险越大
养鸡大忌之五:累加用药 有的养鸡户治疗鸡病时,当使用一两种抗菌药物疗效不佳时,会不断增加药物品种,甚至增加到5-6种。他们错误地认为,用药品种多了可产生累加效应。 事实上,药物种类越多,风险越大。累加用药不仅可能导致鸡群产生耐药性,还可能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对鸡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六、盲目对症用药:忽视病情,治疗失误
养鸡大忌之六:盲目对症用药 对症疗法是临床常见的用药方法,但对于一个数百只、上千只的鸡群,有时可能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如果不分主次,采取“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治疗措施,很可能造成治疗失误。 有些养鸡户发现鸡群中有喘鸣症状的,就在饮水加入青霉素、红霉素等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同时在饲料中拌入痢特灵、氯霉素等治疗腹泻的药物。这种做法不仅忽视病情,还可能造成治疗失误。七、盲目联合用药:药物禁忌,不容忽视
养鸡大忌之七:盲目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措施,但有些养鸡户不了解药物的抗菌谱和理化性质,常随意将两种或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如青霉素与土霉素配合,青霉素与磺胺类配合;红霉素与口服补液盐合用等,都是禁忌的。 了解药物禁忌,合理搭配药物,才能确保治疗效果,降低风险。 : 以上就是鸡养殖中存在较大风险的几种用药方式。要想养好鸡,必须严格遵守科学用药原则,避免上述误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鸡群健康,提高养殖效益。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