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畜牧养殖中,科学合理使用家禽禽病药物

家禽疾病防治:科学用药,守护养殖效益

  在畜牧养殖中,家禽疾病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科学地使用家禽禽病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还能减少药物残留,保障食品安全。那么,如何在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家禽禽病药物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畜牧养殖中,科学合理使用家禽禽病药物

及早投药,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家禽饲养者每天都要对禽群的食欲、饮水、精神状态、粪便等进行认真观察,以便及时发现禽群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群体不正常,应及早投药治疗。据调查,我国某养殖场因疏于日常管理,未能及时发现禽群病情,导致禽只死亡率高达30%,损失惨重。因此,及早投药,防患于未然,是养殖户必须重视的问题。

高敏药物,精准打击,减少投入

  高敏药物能够缩短疗程,减少药物投入,降低死亡率。有条件的养殖场或饲养大户最好在应用前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最佳药物。盲目投药,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增加药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据研究,使用高敏药物后,鸡球虫病的治愈率可提高20%,死亡率降低15%。

畜牧养殖中,科学合理使用家禽禽病药物

对症治疗,标本兼治,效果更佳

  一些暴发性疾病的潜伏期很短,投入的药物尚未吸收,禽只已死亡。因此,养殖户应当掌握一些对症用药技巧,以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症的用药建议:

  • 发热症状:加入安乃近、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物。
  • 呼吸道症状:添加溴乙新麻黄素等。
  • 溃疡病变:使用西咪替丁。
  • 败血症:维生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疗程完整,避免反复,减少耐药性

  每种禽病均有其潜伏期、发病过程及死亡规律,药物对其作用也有其疗程。见好就收的给药方式只能杀灭部分病原体或抑制病原体的活性,待药物作用时间一过,病原体活性恢复,经繁殖后可使禽只继发疾病,而且还可能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据调查,某养殖场因疗程不完整,导致大肠杆菌病在同一禽群中反复发生,治愈难度加大。

联合用药,提高效果,避免拮抗

  多数禽病并非单独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的现象经常存在。因此,在治疗中,应综合各种病因联合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

畜牧养殖中,科学合理使用家禽禽病药物

  • 鸡球虫病:另投加其它抗菌抗病毒药物。
  • 小鹅瘟:适当加入利福平、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

  然而,在联合用药时,应避免药物的拮抗或副作用。如氨基糖苷类药联合使用,会增加肾脏毒性;红霉素与林可霉素有拮抗作用;维生素C可使碱性药物药效降低等。

  科学合理地使用家禽禽病药物,是保障养殖效益的关键。养殖户应掌握以下原则:及早投药、高敏药物、对症治疗、疗程完整、联合用药。只有这样,才能在养殖过程中有效控制疾病,提高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