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科学合理使用兽药,避免滥用

一、长期用药:雏鸡成长的“守护神”还是“隐形杀手”?

  从雏鸡开食之日起,许多养殖户就会在鸡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抗菌药物,仿佛这是育雏期乃至整个育成期的“必需品”。一方面是为了防治雏鸡白痢等消化道疾病,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作为生长促进剂。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合理呢?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主要有痢特灵、土霉素、喹乙醇等。甚至有些养鸡户在使用其他抗生素时,这些药物也照加不误,把其视为必不可少的添加剂。

二、断续用药:治疗不彻底,鸡病反复发作

  并非所有养鸡户都懂得按照药物疗程合理用药。有些新养鸡户,由于资金不足或缺乏饲养经验,往往在病情好转后立即停药。这种断续用药的方法,由于治疗不彻底,导致鸡病多次复发。

三、频繁更换药物品种:拖延病程,导致病情恶化

  新养鸡户在鸡群发病时,常常因为治愈心切,希望药到病除,而频繁更换药物品种。结果,不仅拖延了病程,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四、盲目联合用药:禁忌用药,后果不堪设想

  联合用药在临床治疗中是常见的,但有些养鸡户不了解药物的抗菌谱和理化性质,随意将两种或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如青霉素与土霉素配合,青霉素与磺胺类配合;红霉素与口服补液盐合用等,都是禁忌的。

五、累加用药:剂量累加,风险增加

  有些养鸡户在治疗鸡病时,当使用一两种抗菌药物疗效不佳时,再增加药物品种,甚至增加到5-6种。他们错误地认为,用药品种多了可产生累加效应。然而,这种累加用药是剂量的累加,初次用药剂量较低,如要不见效再一次次地加大剂量,风险自然也随之增加。

六、盲目对症用药:主次不分,治疗失误

  对症疗法是临床常见的用药方法。但对于一个数百只、上千只的鸡群,有时可能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如果不分主次,采取“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治疗措施,很可能造成治疗失误。

七、超剂量用药:中毒风险,不容忽视

  有些老养鸡户防治鸡病习惯加倍剂量用药,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拖延病程。然而,新养鸡户效法用药,常发生严重的中毒死亡事故。

科学合理使用兽药,避免滥用

  为了确保鸡群健康,提高养殖效益,我们必须科学合理使用兽药,避免滥用。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了解兽药的基本知识,包括药物名称、作用、用法用量、禁忌等。 2. 根据鸡群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避免盲目用药。 3. 规范用药,按照疗程合理用药,不要断续用药或频繁更换药物品种。 4. 避免盲目联合用药,了解药物的抗菌谱和理化性质。 5. 控制用药剂量,避免超剂量用药。 6. 重视对症治疗,分清主次,避免治疗失误。 7. 加强鸡舍管理,提高鸡群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科学合理使用兽药,是保障鸡群健康、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科学合理使用兽药,避免滥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