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油桃种植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
站在徐东村的大棚油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绿意盎然的油桃树。初春时节,油桃苗已长至一米多高,生机勃勃。陈允祥,一位身体多病的农民,眼见着自家的油桃苗茁壮成长,脸上洋溢着喜悦。
大棚油桃种植,经济效益显著
“一栋大棚能栽420株油桃,明年4月就能结果,盛果期每株产量大概在30斤左右,一个大棚可收获1万多斤桃子,按照今年的市场价估算,一栋大棚能净赚4万元,一年就可收回成本。”陈允祥激动地介绍道。
项目 | 数值 |
---|---|
每株产量 | 约30斤 |
每栋大棚产量 | 1万多斤 |
每栋大棚收入 | 4万元 |
陈允祥的妻子也补充道:“今年3月,书记第一次来到我家了解情况,现在几乎每个月书记都要来一次,很关心我家大棚油桃的种植情况。书记不仅拿出了启动资金,还为我家的2万元贷款拿出贴息资金。”
徐东村地处东海县西部岗岭地区,全村有3800亩耕地,主要以发展油桃为主。只是,露天油桃种植面积达2000亩,因上市时间迟、价格低,经济效益并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徐东村开始推广大棚油桃种植。
经过多年的种植,秦安大棚油桃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在兴国镇依仁村,村主任安辉俊表示:“近年来,我们村大力发展大棚油桃,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种植户收入显著提高。”
政府支持,助力油桃产业发展
东海县供电公司对徐东村进行定点扶贫。扶贫工作人员与村党总支班子成员对扶贫工作进行详细规划,依托全县鼓励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的热潮,规划建设大棚油桃。供电公司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免费为大棚油桃基地建设提供所有线路、电线杆等建设材料。
据扶贫工作队员刘涛介绍,目前大棚油桃基地已达500亩,建大棚150栋,所有大棚的水电设施全部实现配套,大棚油桃上市时间将从6月提前到4月。
院上镇被誉为“油桃之乡”,眼下正是大棚油桃大量上市季节,这里的种植户也迎来了致富增收的春天。记者在院上镇王家庄村民李新英的大棚里看到,成熟的油桃压弯了枝头,令人垂涎欲滴。李新英表示:“由于管理水平比较高,我的油桃光滑如油、色泽红润,每斤能卖到10元的高价。”
在大棚油桃基地,村党总支书记陈敏兴奋地告诉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大棚油桃的面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产业化服务,形成产业链。
因为油桃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大棚油桃,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油桃大棚:农民的绿色希望田野
油桃之村:徐东村的转型之路
金塔县古城乡四分村的温室大棚里,桃树竞相结果,散发出春天的气息。走进大棚,阵阵桃香扑鼻而来,红彤彤的桃子挂满枝头,绿树掩映间,红桃饱满水嫩,令人垂涎欲滴。由于口感甜、上市早,四分村种植的温室油桃一成熟便供不应求,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合作社助力:共同致富的道路
阳高县政斌油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全县发展油桃大棚1300栋。郝政斌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广泛联系市场,帮助农民销售大棚油桃,使得当地乃至全县大棚油桃供不应求。他还注册了“洞山古城”牌商标,并申请了绿色认证,带领村民们走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
结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
徐东村是县委书记关永健的扶贫点,村民陈允祥是县委书记的结对帮扶对象。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东海县在全县实职副科级领导干部中开展脱贫攻坚“结对帮扶”活动,陈允祥与书记结成了“亲戚”。
未来展望:油桃产业的广阔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