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板栗冬剪技术,旨在优化树形结构

板栗,作为我国传统的坚果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冬季修剪,是保障板栗产量与品质的关键环节。以下,我们就来详细了解板栗冬剪技术,探索如何塑造理想树形,迈向丰收之路。

板栗冬剪技术,旨在优化树形结构

一、冬剪的意义

冬季修剪,不仅能够优化板栗树的树形结构,还能有效提高产量与品质。具体冬剪有以下几大作用:

  • 1. 促进树势均衡发展,使枝条分布均匀,光照充足。
  • 2. 消除病虫害,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 3. 促进养分积累,为来年丰收奠定基础。
  • 4. 优化树形结构,提高果品品质。

板栗冬剪的最佳时间一般在落叶后半月到春季萌芽前半月,即12月中旬至第二年2月上旬。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修剪操作和伤口愈合。

冬剪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1. 因树制宜,根据树龄、树势和树形进行修剪。
  • 2. 适度修剪,避免过度修剪造成树势衰弱。
  • 3. 注意修剪顺序,先剪主干,再剪侧枝。
  • 4. 切忌乱砍滥伐,保持树形美观。

树龄阶段 修剪方法 注意事项
幼树 1. 疏除过密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2. 选择主枝,培育结果枝组;3. 适当短截延长枝。 1. 修剪不宜过重,避免影响树势;2. 注意枝条分布均匀,保持树形美观。
盛果期树 1. 疏除病虫枝、干枯枝、交叉枝、重叠枝;2. 适当短截延长枝,促发侧枝;3. 修剪结果枝组,保持树冠内通风透光。 1. 注意修剪平衡,避免树势失衡;2. 保持结果枝组健壮,提高果实品质。
衰老树 1. 剪除干枯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2. 缩剪衰老枝,促进更新;3. 培育新的结果枝组。 1. 适当保留骨干枝,保持树势;2. 注意更新复壮,延长树龄。
  • 1. 保持树体清洁,及时清除剪下的枝条。
  • 2. 注意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
  • 3. 加强水肥管理,保证树体营养供应。
  • 4. 观察树势变化,及时调整修剪方案。

板栗冬剪:塑造理想树形,提升果实品质

回缩修剪:更新枝组,控制树冠

对于2年生以上的多年生枝,在分枝处进行回缩修剪,是一种有效的更新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枝组或骨干枝的更新,以及控制枝冠和辅养枝。回缩修剪能够复壮剪口下枝条的枝势,阻止结果部位外移。回缩量的多少,应根据结果部位外移的程度来决定。

板栗冬剪技术,旨在优化树形结构

缓放修剪,也称为甩放或长放,主要针对一年生枝。这种修剪方式不进行修剪,以增加枝条的生长量。缓放修剪有助于分散树体营养,缓和树势,从而促进树体的健康生长。

水分管理:保障板栗生长,提高产量

板栗喜水,尤其在早春萌芽和果实膨大期,需要各灌水一次。这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提升果实品质。冬剪的最佳时期通常在落叶后15年内的初栽树,其整形修剪的目标是加快树冠的形成。

对于幼树,冬剪应以冬眠期修剪为辅,宜轻不宜重,少疏不截。在冬剪时,应将主干40-50厘米以下的侧枝全部剪除,同时疏除树膛内的过密枝、纤细枝、重叠枝、交叉枝等。同时,要选留好结果枝组,调节好各个枝组间的距离和方向,培育好主枝和骨干枝的延长枝。

对于衰老比较严重的植株,可以挖出重新补苗,或者进行优种嫁接。而对于衰老不太严重的植株,可以将干枯枝、病虫枝剪除后,再将树膛内徒长枝和细弱枝短截,衰老的大致进行缩剪。对于来年抽发的新枝,可以选择生长良好的进行培养,使其成为骨干枝和结果枝组。

结果早但产量不稳定的问题

在许多板栗产区,存在结果早但产量不稳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过分偏重于培养树形,扩大树冠,导致板栗结果期到来迟,前期经济效益低。因此,未挂果幼树的修剪原则是以培养树形为主,结果为辅,在培养树形的基础上,提早结果。

冬剪后春芽萌芽,提高光合效率

盛果期树修剪:加强通透性,集中养分

盛果期植株修剪要将树膛内的病虫枝、干枯枝、交叉枝、重叠枝剪除,加强树冠内的通透性,集中养分使得结果枝组生长粗壮。对于顶端枝和延长枝宜留50厘米进行短截,以促发侧枝,增加结果母枝,同时控制树冠外移速度。

板栗的生产技术较为简单,只要加强冬季修剪,培养较好的树形,一般能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冬剪时对骨干枝的延长枝进行适当短截,除疏去全部纤弱枝与个别竞争枝外,余者不动,以利用其顶芽向外延伸从而扩大树冠。

板栗冬剪是保障丰收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修剪,不仅能够优化树形,还能提升果实品质。掌握正确的修剪技巧,是每位板栗种植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希望本文的分享,能为您的板栗种植之路提供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