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30%
在农业这片广阔的天地里,绿色防控技术正成为一股清流,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项技术如何让韭菜种植更绿色、更安全。
绿色防控,定义新标准
韭菜,作为我国传统的蔬菜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因为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韭菜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食品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韭菜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
技术优势,数据说话
指标 | 数值 | 单位 |
---|---|---|
化学农药使用量 | 减少 | 30% |
基地产品合格率 | 100% | - |
亩均增加收益 | 1588.5元 | - |
数据显示,韭菜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了30%,基地产品合格率达到100%,亩均增加收益高达1588.5元。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证明了绿色防控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显著作用。
实践案例,见证绿色力量
在德州、济南、潍坊等地,韭菜绿色防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山东省宁津县柴胡镇东崔村为例,近两年,该村韭菜种植面积从几百亩扩大到3000亩,产品供不应求。这得益于山东农业大学薛明教授团队研发的“韭菜大蒜根蛆灾变机制和绿色防控技术”。
该技术通过合理施肥浇水、使用生物防治和安全的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了韭蛆等病虫害,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东崔村韭菜种植大户崔海宁表示:“以前自家地里的韭菜自己吃也不放心,现在用上了绿色防控技术,韭菜不仅安全,价格也不离谱。”
未来展望,共筑美好餐桌
韭菜绿色防控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因为绿色防控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相信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多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共筑美好餐桌。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绿色农业、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薛明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韭蛆具有趋有机肥、怕干旱的特性。在掌握这一规律的基础上,他们通过合理施肥浇水,配合其他防治技术,将韭蛆危害有效控制。此外,他们还研发了沼液、烟碱肥等对成虫产卵有驱避作用和杀幼虫活性的绿色防控技术,以及黄板诱杀成虫等生物防治方法。
在东崔村,村民们采用了薛明教授团队研发的绿色防控技术,将韭菜收割后的根部进行定位喷药,再浇水。这种定位施药方法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不仅防治效果高,还大大减少了用药量。所使用的药剂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生产的韭菜均符合国家和出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标准。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