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区大棚黑木耳技术创新,提高产量与品质
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英安镇关门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质为目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动黑木耳种植产业。近年来,黑木耳产业在吉林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产量与品质,更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
甘肃秦安县兴丰镇:黑木耳大棚改造,产量品质双提升
吊袋技术引领黑木耳种植新潮流
蛟河市农业局有关人士指出,吊袋技术栽培黑木耳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技术可以大幅节省用地等成本,提高效益。例如,吊袋技术可以将1亩地的容量提升至10万袋,相较于传统的地面栽培,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全国人大代表郭成宇教授关注粮食食品产业发展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项目 | 吊袋黑木耳 | 大地黑木耳 |
---|---|---|
土地利用率 | 1亩地能放10万袋 | 1亩地能放1.5万袋 |
节水节电 | 节约60%的水资源 | 平面散开方式,水浪费多 |
人工成本 | 采收效率高 | 采收效率低 |
吉林东宁市:黑木耳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东宁市立足黑木耳产业优势,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截止2020年底,该市黑木耳种植规模达9.1亿袋、产量4.1万吨,助力10万农民人均增收1.3万元。
吊袋黑木耳由于全程在大棚内生长,厚度更高,色泽更鲜亮,口感更好,产量更高。每袋产量1.3市斤到1.5市斤,而大地黑木耳每袋产量1市斤到1.3市斤;采收期还能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吊袋黑木耳价格更高,效益更大,平均每袋收入是1.5元,而大地黑木耳是1.1元。
利用优势条件,发展黑木耳产业种植,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通过电商直播,打通销售渠道,帮助村民创收致富;研究科学技术,促进产业链升级,打造现代化农业。
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恒通生态现代农业产业园,温室大棚安装了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棚室内各项参数,实现高效、精准管理。这种科技范儿的大棚,不仅提高了果蔬产量和品质,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记者在白石山镇东桥村孔德赫的黑木耳栽培地里,见到了他采用吊袋技术栽培的10万袋黑木耳。孔德赫一边采收黑木耳,一边向记者介绍这种技术的优势。他表示,吊袋黑木耳成本低、效益高,但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科学控制各项指标。
政府引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郭成宇教授表示,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扶持,研发更多黑木耳深加工产品,增加市场占有率,逐步将黑木耳产业打造成东北地区的支柱型产业。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农民的积极参与,黑木耳产业在吉林地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黑木耳产业将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