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杏树烂果病是杏果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杏树,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果树之一,其果实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只是,在杏树生长过程中,烂果病却成为了制约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杏树烂果病是杏果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一、杏树烂果病的成因

成因 具体表现
棚室温度过高 超过28℃时,棚室内蒸发量大,易形成水滴,导致烂果。
通风条件差,湿度大 杏花谢后,花瓣附着在果实上,遇潮湿吸水,导致霉湿状态,使果实腐烂。
病菌感染 病原菌在果实表面滋生,导致果实腐烂。
  • 合理调控棚室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 加强棚室通风,降低湿度,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 及时清除附着在果实表面的花瓣等杂质,保持果实洁净。
  • 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杏树的抗病能力。
  • 合理使用农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三、防治措施及案例

防治措施 案例来源 实施时间 效果
合理调控棚室温度和湿度 某果农 2019年 烂果病发生率降低50%
加强棚室通风,降低湿度 某果农合作社 2020年 烂果病发生率降低60%
选用抗病品种 某农业大学 2018年 烂果病发生率降低70%

杏树烂果病是影响杏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合理调控棚室环境、加强通风、清除杂质、选用抗病品种和合理使用农药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烂果病的发生率,提高杏树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杏树烂果病是杏果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的观点结束,现在看杏树烂果病防治新趋势。

在杏树种植过程中,烂果问题一直困扰着果农。尤其是在棚室栽培条件下,由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不当,烂果现象更为严重。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杏果的产量,更对果农的收益造成了直接冲击。

棚室环境因素分析

棚室栽培的杏树,若温度超过28度,蒸发量增大,棚内易形成水滴。这些水滴落在幼果上,就可能引发烂果。此外,棚室通风条件差,湿度大,花瓣残留于果实表面,遇潮湿吸水后,长时间处于霉湿状态,也是果实腐烂的重要原因。

杏树烂果病是杏果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针对杏树烂果病, 应从源头入手,改善棚室环境。例如,使用优质无滴膜,及时清除棚膜表面的灰尘,增加透光度。在阴雨天,使用日光灯补充光照,提高棚内温度。晴天时,注意通风透气,保持棚内温度在28℃以下,相对湿度在60%左右。

科学用药,精准防治

在防治过程中,要科学用药,根据杏树的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药剂。例如,在萌芽期可喷洒石硫合剂,谢花后喷洒甲基托布津,果实膨大期喷洒多菌灵药液,新梢生长期喷施代森锰锌药剂。通过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可以有效减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

生物防治,绿色环保

除了化学防治,还可以利用生物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制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实现绿色环保的种植目标。

在某地区,通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杏树烂果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据调查,该地区杏树烂果病发生率由原来的40%降至15%,果实品质和产量显著提高,果农收益大幅增加。

未来展望:杏树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提高,杏树烂果病的防治将更加科学、高效。未来,杏树种植将朝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果农带来更多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3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