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辽宁朝阳中三家镇棚内地栽杏鲍菇迎来丰收

在辽宁省朝阳市的广袤土地上,有一个名叫中三家镇的地方,这里近年来悄然兴起了一项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棚内地栽杏鲍菇。这片曾经的低效棚和闲置棚,如今变成了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杏鲍菇的丰收景象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辽宁朝阳中三家镇棚内地栽杏鲍菇迎来丰收

棚内地栽杏鲍菇: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喀左县中三家镇党委、政府将发展特色食用菌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抓手。去年,该镇对镇内低效棚和闲置棚进行改造,棚内地栽杏鲍菇,把食用菌当成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来发展。通过半年来的实验,杏鲍菇作为该镇食用菌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该镇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出路之一。

废弃菌棒再利用,经济效益显著

在一般情况下,每两个月出一茬菇,每亩每茬销售收入2.2万元,一年能生产5-6茬菇。依托朝阳健源食用菌有限公司二次菌棒,棚内地埋出菇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杏鲍菇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仅此一项,生产户比种植蔬菜平均增加收入3-4万元。

中三家镇:探索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专程到棚户家购买杏鲍菇的经销商络绎不绝,很多菌农的杏鲍菇喜获丰收。中三家镇党委政府正在积极扩大种植面积,让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发家致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中三家镇棚内地栽杏鲍菇的发展模式,无疑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项目 数据
每亩销售收入 2.2万元/茬
年产量 5-6茬
亩均增加收入 3-4万元

四川蓬溪县的这片土地,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全国最大的单体杏鲍菇基地便坐落于此。近年来,陕西宝鸡市将食用菌产业视为富民支柱,投入4.6亿元资金,构筑起一个生机勃勃的产业体系。贵州等地亦然,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条符合本地特色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之路。

2021年,哈溪镇紧跟县委县政府的步伐,全面部署发展“五小产业”。以“党支部+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为基石,通过多元途径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实现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提升。

辽宁朝阳中三家镇棚内地栽杏鲍菇迎来丰收

沈阳沈北新区,党建引领下的棚栽产业蓬勃兴起。五五村依靠扶持资金和村集体土地,建成了3座现代化设施暖棚,种植蓝莓,经过两年培育,迎来了丰产期。旅顺口区龙头街则通过“互联网+农业”,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朝阳市双塔区长宝营子乡嘎岔村,党总支带领村民积极探索党建与N发展模式的结合,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辽宁西部地区的锦州、朝阳等五市,依托辽西滨海盐碱稻区,形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的丰产增效模式。

河南确山,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河南华绿生物科技等项目预计投资2亿元,打造袋栽杏鲍菇现代化农业工厂化生产。自1983年起,金耳人工驯化栽培在国内展开,虽然面临产量和品质问题,但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努力突破。

辽宁省西丰县凉泉镇城子山食用菌基地合作社,香菇大棚茁壮成长,香菇长势喜人,这正是凉泉镇党委、政府优化产业结构和新农村建设的缩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