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蟾蜍养殖技术要点,关注蟾蜍养殖的基础知识及关键环节
蟾蜍,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却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蟾衣、蟾酥,这些从蟾蜍身上提取的珍贵药材,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不菲。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养殖蟾蜍呢?
一、场地选择与建设
项目 | 描述 |
---|---|
地点 | 选择水塘、水池附近,虫源丰富、气温温和的地方。 |
改造 | 利用现有水面,如水沟、水田进行改造。 |
围墙 | 建约1.5米高的围墙或尼龙网,以防蛇鼠危害蟾蜍或蟾蜍外逃。 |
二、蟾蜍习性
蟾蜍属水陆两栖动物,喜湿、喜暗、喜暖。白天栖息于河边、草丛、砖石孔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傍晚到清晨常在塘边、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旁或房屋周围觅食。
三、苗种培育
在淮河流域,3月下旬到4月下旬是蟾蜍产卵盛期。刚孵出的小蝌蚪,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自身卵黄囊供给营养。2-3天后,小蝌蚪可吃水中藻类或其他料。养殖池提前一周施入少量发酵的猪、牛粪,繁殖浮游生物。
最经济实惠的食料来源是在养殖场内点灯引诱各类昆虫,让蟾蜍觅食。此外,也可投喂菜叶、鱼肠、猪牛血及淘米水或酵母粉。
五、成蟾养殖方式
- 利用水沟、池塘精养,每平方米水面放幼蟾40-50只。
- 在玉米田、棉花田、稻田及菜地粗养,以自行捕食为主,不另投饵,每1000平方米放幼蟾800-1000只。
- 在果园、花卉、苗圃园中每1000平方米放成蟾1000-1200只。
养殖蟾蜍的主要目的是采集蟾酥。6-7月是刮浆高峰期,每2周可采1次。刮浆时忌用铁器接触,否则浆液变黑。刮过浆的蟾蜍不要放在水中,要放在潮湿的地上,防止伤体感染。
七、注意事项
1. 注意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水质恶化导致蟾蜍死亡。
2. 定期检查蟾蜍的生长状况,发现病蟾蜍及时隔离治疗。
通过以上大蟾蜍养殖技术要点的详细解析,相信您已经对蟾蜍养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只要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相信您一定能够成功养殖出高品质的蟾蜍,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蟾蜍的养殖, 要选对场地。理想的选择是靠近水源,虫类丰富的地区。比如在江苏的某地,一位养殖户利用废弃的水塘进行改造,建起了蟾蜍养殖场。他依据现有水面,对池塘、渠道、水沟、水田进行了改造,并在场地四周建起了约1.5米高的围墙,以防蛇鼠侵害蟾蜍或蟾蜍外逃。
蟾蜍的养殖前景与市场分析
蟾蜍不仅是美味的食材,其蜕皮后的蟾衣更是抗癌的宝贵原材料,市场上价格高达每斤六七千。此外,蟾蜍的毒液也是重要的药材原料。近年来,蟾蜍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养殖蟾蜍具有广阔的前景。以2022年的市场数据为例,蟾蜍的转化率提升比例达到了20%,这为养殖户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成蟾的养殖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水沟、池塘精养,每平方米水面放养40-50只幼蟾;二是在玉米田、棉花田、稻田及菜地粗养,以自行捕食为主,不另投饵,每1000平方米放养800-1000只幼蟾;三是在果园、花卉、苗圃园中每1000平方米放养1000-1200只成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