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提高水貂产仔率,需关注养殖环境、饲料营养及繁殖管理

在养殖水貂的过程中,产仔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要想提高水貂的产仔率,我们需要从养殖环境、饲料营养和繁殖管理三个方面入手,

提高水貂产仔率,需关注养殖环境、饲料营养及繁殖管理

一、优化养殖环境

良好的养殖环境是提高水貂产仔率的基础。

  •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水貂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一般温度应控制在15-25℃,湿度在60%-70%之间。
  • 确保充足的通风: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氨气浓度,减少疾病的发生。
  • 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预防疾病传播。

二、科学搭配饲料营养

营养成分 作用
蛋白质 提供能量和必需氨基酸,促进生长发育。
脂肪 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促进生殖。
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持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

此外,还可以考虑以下营养补充措施:

  • 添加维生素D3:促进钙磷吸收,预防佝偻病。
  • 增强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提高生产性能。
  • 促进生长发育:强健体质,减少肝坏死和黄脂肪等现象。

三、加强繁殖管理

  • 控制配种体况:种貂体况以中等为最佳,准备配种期里每周进行鉴定,对两极种貂进行减肥或催肥。
  • 适时放对配种:掌握配种最佳期,注意先配经产貂,后配初产貂,做好查空补配。
  • 适当采用双重和多重交配:在不影响选种的前提下,采用双重和多重交配以提高繁殖能力。
  • 加强妊娠期饲养管理:保持饲料新鲜、营养齐全,加强卫生消毒、笼舍维修、疫病防治和饮水管理。
  • 检疫并处杀阿留申阳性病貂:每年进行两次阿留申病检疫,及时处杀阳性病貂。
  • 缩短胚胎滞育期:适当减少复配次数,采取人工增加光照的办法,缩短滞育期。

四、案例分析

某养殖户在实施以上策略后,水貂产仔率从原来的60%提升到了80%,产仔数增加了20%,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位于我国东北某地的水貂养殖场,近年来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实现了产仔率的显著提升。该养殖场 对养殖舍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提高了养殖舍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在饲料方面,采用高品质的饲料,确保水貂营养均衡。此外,养殖场还实施了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

提高水貂产仔率,需关注养殖环境、饲料营养及繁殖管理

营养策略,助力水貂健康成长

某水貂养殖户在了解到营养对水貂繁殖的重要性后,开始关注饲料的配方和营养含量。他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增加了富含维生素D3、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成分。同时,他还引入了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该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水貂的免疫力、抗应激能力,并促进生长发育。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该养殖户发现,使用新型饲料添加剂的水貂产仔率明显提高,仔貂成活率也有所提升。这充分证明了营养策略在提升水貂产仔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双重交配,提高繁殖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双重交配时,要避免选用双重交配的后代留做种貂,以防造成近亲繁殖。

妊娠期是水貂繁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以下案例展示了加强妊娠期管理对提升水貂产仔率的重要性。

某水貂养殖户在妊娠期对母貂进行了严格的饲养管理。他确保饲料品质新鲜、营养齐全,同时加强笼舍维修,防止跑貂和减少捕捉。此外,他还定期进行疫病防治,确保母貂和仔貂的健康。

检疫处杀,预防疾病传播

某水貂养殖场为了控制阿留申病,每年进行两次阿留申病检疫,并及时处杀阳性病貂。通过实施严格的检疫处杀措施,该养殖场成功控制了阿留申病的传播,保障了水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优化年龄结构,提高产仔率

某水貂养殖场在选种时,以2~3岁母貂为主,一般占貂群的70%~75%。这样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稳定生产,提高产仔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