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大白菜高产种植,需掌握关键技术
想要在早秋时节收获丰硕的大白菜吗?那就快来学习这套高效种植技术吧!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如何掌握关键技术,实现大白菜的高产。
一、选址与准备
选择地势高、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方进行种植。在种植前,施入有机肥50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深耕耙细,并起20厘米左右的高垄,垄间距离60厘米左右。这样的布局有助于防止前期高温和雨水过多导致的软腐病。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肥水条件,选择高棵晚中熟品种或耐高温、生长快、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例如,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可选用高棵晚中熟品种,肥水条件差的地块则选择早熟品种。
三、播种时间
早秋茬大白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这个时期天气闷热且雨水较多,因此采用育苗移栽的栽培方式更为适宜。这种方式不仅移栽成活率高,缓苗快,还能避免雨水对幼苗的伤害。
管理措施 | 具体操作 |
---|---|
温度管理 | 温度过高时,及时加盖遮阳网降温保湿,促进幼苗正常生长。 |
间苗与定苗 | 齐苗后2-3片叶时及时间苗,防止拥挤发生病害;7-8片叶时定苗,株距一般在40厘米左右。 |
水肥管理 | 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莲座期再追施尿素20公斤左右,追肥后浇水,保证土壤湿润。 |
病虫害防治 | 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菜蛾等害虫,以及软腐病、病毒病等病害。 |
五、采收
当大白菜球紧实后,要及时采收上市。为保证品质,越早上市效益越高;采收过晚则容易出病害和裂球,还会错过较好的市场。
六、案例分析
2004年8月,胶州市成立大白菜协会,通过品种改良更新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摸索和了一整套大白菜种植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种植户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产量和收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田间管理:精细化操作,保障白菜健康成长
温度过高时,要及时加盖遮阳网降温保湿,促进幼苗正常生长。齐苗后2-3片叶时及时间苗,7-8片叶时定苗,株距一般在40厘米左右。间苗时淘汰劣苗,同时拔除杂草。对于缺苗,可使用间过的苗补栽或直接补种。
追肥应分次进行,原则是少量多次。定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莲座期再追施尿素20公斤左右,并配合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宜采用喷灌,避免漫灌积水。
五、病虫害防治:防患未然,确保白菜品质
早秋大白菜苗期病虫害严重,需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菜蛾等害虫,以及软腐病、病毒病等病害。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同时注意田间卫生,减少病虫害发生。
六、适时采收:把握时机,提高经济效益
七、本地案例:胶州市大白菜种植协会的实践探索
因为人们对蔬菜品质要求的提高,早秋白菜种植将越来越注重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研究和市场拓展。未来,早秋白菜种植将朝着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的方向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