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花椰菜细菌性斑点病是一种危害花椰菜的细菌性病害

一、花椰菜细菌性斑点病的成因

花椰菜细菌性斑点病,顾名思义,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这种病害的病原体是细菌假单胞杆菌菊苣假单胞菌荧光类群Pseudomonas cichorii Stapp.,它们可以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花椰菜细菌性斑点病是一种危害花椰菜的细菌性病害

病菌在田间通过降雨、浇水、农事操作和昆虫进行传播,形成再侵染,致病害发展蔓延。病菌生长温度为4~41℃,最适生长温度25~27℃。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花椰菜生长期多阴雨、多雾,或昼夜温差大、田间结露时间长,病害发生严重。

  • 先在叶背面产生水渍状小点,暗绿色,逐渐发展成0.2~0.5毫米大小灰褐至暗褐色的近圆形坏死斑,中央明显凹陷,边缘常有一水渍状暗绿色晕环。
  • 叶面病斑呈灰褐至暗褐色,形状不规则,边缘颜色较深,呈油渍状。
  • 多个病斑相互连接成坏死斑块,空气干燥时易破裂脱落穿孔,致叶片坏死。
  • 病害严重时,植株全部叶片均可染病,基部3~5片叶可因病枯死。
防治措施 具体操作
播种前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8%菌克毒克水剂800~10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或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淋喷或灌根。
轮作 实行与非十字花科、茄科、伞形花科蔬菜轮作。
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保持土壤肥沃。
加强田间管理 适时浇水,防止田间积水;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来源。

四、案例分析

某地区花椰菜种植面积达5000亩,2019年夏秋季节,由于连续降雨,花椰菜细菌性斑点病发生严重,病株率达到40%,严重影响花椰菜产量和质量。该地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指导农民进行防治,通过种子处理、药剂防治、轮作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病害蔓延,最终病株率降至10%,产量损失减少60%。

花椰菜细菌性斑点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花椰菜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农民朋友应重视该病害的防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花椰菜生产顺利进行。

一、病害概述

花椰菜细菌性斑点病是一种危害花椰菜的细菌性病害

三、防治策略

1. 选用抗病品种

2.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同时,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3. 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清除,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可选用8%菌克毒克水剂800~10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进行,避免残留,确保食品安全。

因为科技的发展,针对花椰菜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如生物防治、基因工程等。未来,我们将有望通过更科学、更环保的方式,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8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