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种植技术:探讨佛手瓜的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
佛手瓜,因其形状独特、寓意吉祥,深受人们喜爱。要想在自家菜园或农田中种植出美味的佛手瓜,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佛手瓜的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佛手瓜的生长习性
佛手瓜原产于墨西哥,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适宜在20℃以上的温度下生长,生长适温为20℃~23℃。地温在5℃以下时,根系会枯死;35℃以上时,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
1. 定植方法
佛手瓜断霜后即可定植。大棚栽培可于3月上、中旬定植,露地栽植以4月中旬为宜。定植时,穴要大而深,约1m见方,1m深。每穴施腐熟优质圈肥200~250kg,并与穴土充分混合均匀,上再铺盖20cm的土壤,用脚踩实。
定植密度,若采用种瓜育苗,大苗定植,每667平方米可栽20~30棵。用切段扦插的小苗栽培,密度可适当加大,行距3m~4m,株距2m,每667平方米80~120株。
半月左右种瓜顶端开裂,生出幼根,当种瓜发出幼芽时进行育苗。数量小用大营养袋或花盆放在暖室培育,数量大用简易保护地培育。营养土用通气性能好的砂质土与菜园土对半混合配制,种瓜发芽端朝上,柄朝下,覆土4~6cm、土壤湿度为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准。不要有积水。
育苗期瓜蔓幼芽留2~3枝为宜,多而弱的芽要及时摘掉。对生长过旺的瓜蔓留4~5叶摘心,控制徒长,促其发侧芽。育苗期间要保持20~25℃,并还要注意保持较好的通风光照条件。
3. 搭架引蔓与整枝
佛手瓜的繁殖力和攀援力都较强,生长迅速,叶蔓茂密,相互遮阴,任其生长最易发生枯萎和落花落果现象。因此当瓜蔓长到40cm左右时就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竹杆绳索等物让佛手瓜的卷须勾卷引其叶蔓攀架、上树、爬墙。
佛手瓜侧枝分生能力强,每一个叶腋处可萌发一个侧芽。定植后至植株旺盛生长阶段,地上茎伸长较慢,茎基部的侧枝分生较快,易成丛生状,影响茎蔓延长和上架。故前期要及时抹除茎基部的侧芽,每株只保留2~3个子蔓。上架后,不再打侧枝,任其生长,但应注意调整茎蔓伸展方向,使其分布均匀,通风透光。
定植后1个月内主要做好幼苗的覆盖增温,促进生长发育。此期间不追肥,只浇小水。
根系迅速发育期,要多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为秋后植株的旺盛生长奠定基础。越夏期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增加空气湿度,使佛手瓜安全越夏。
盛花盛果期,日蒸腾量大,需要充分的水肥,水份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可采用叶面喷施氮、磷肥2~3次,或施腐熟的人畜肥。
佛手瓜常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等。在种植过程中,要及时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发现病害及时防治。可选用适当的农药进行喷洒,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佛手瓜一般在开花后40~50天开始采收。采收时要选择晴天,避免在阴雨天采收。采收后的佛手瓜要及时销售或储存。储存时,可将佛手瓜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以防佛手瓜变质。
佛手瓜的种植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要点,如合理的定植、科学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只要掌握了这些要点,相信您一定能够种植出美味的佛手瓜。
生长习性 | 适宜温度 | 生长适温 |
---|---|---|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 | 20℃以上 | 20℃~23℃ |
地温在5℃以下时,根系会枯死 | 35℃以上时,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 | 不宜种植 |
佛手瓜形如两掌合十,寓意佛教祝福,因此得名。种植佛手瓜时,需将种瓜于11月下旬放在5至7℃的室内保存,具体方法是用箩筐装沙储藏,不留空隙,顶部覆盖10至15厘米的沙。
进入秋季,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明显加快,进入旺盛生长期。此时,要肥水猛攻,以使植株地上部分迅速生长发育,多发侧枝,为多开花多结果奠定物质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