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池养黄鳝需注意水温、饲料和病害防治
作者:畜养巧匠•更新时间:17小时前•阅读3
一、水质管理
秋季气温适中,是黄鳝生长的黄金季节。为了确保黄鳝健康生长, 要关注水质管理。鳝池水深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定期清除池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水质指标 | 理想范围 | 注意事项 |
---|---|---|
水色 | 淡褐色或嫩蓝色 | 避免过浓或过淡 |
ph值 | 7.0~7.8 | 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 |
溶解氧 | 5mg/L以上 | 保持良好通气 |
黄鳝养殖最佳适温为24~28℃。秋季气温较高,阳光直射水面水温会快速上升,影响黄鳝食欲和生长速度。
- 加水:当气温升至35℃左右时,放掉表层1/3水,加注新水。
- 遮阳:在池塘上方搭遮阳棚,面积占池面的1/3~2/3。
- 种草:在池水中种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草,水草面积控制在水面的一半以下。
三、饲料供应
秋季黄鳝摄食旺盛,应保证质优量足的饲料供应。主要以蚯蚓、蝇蛆、螺蚌肉及畜禽内脏等新鲜饵料为主,辅以适量的麦麸、饼粕、瓜果等植物性饵料。
饲料种类 | 使用方法 |
---|---|
动物性饵料 | 洗净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分钟,再用清水漂净后投放在饵料台上。 |
植物性饵料 | 适量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
四、病害防治
秋季是黄鳝病害高发季节,养殖户需重视病害防治。
- 新棘虫:使用生石灰清塘,消灭病原。
- 胃瘤线虫:保持水质良好,防止污染。
- 霉菌病:在鳝病流行季节,用红霉素全池泼洒。
五、注意事项
1. 加强巡塘: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谨防外逃:检查池壁、池底及排水口网,确保安全。
3. 适量投喂:根据黄鳝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管理,相信您能实现秋季池养黄鳝的高产高效。
关于秋季池养黄鳝需注意水温、饲料和病害防治。的部分结束了,现在聚焦于秋季黄鳝养殖:水温调控与病害防控策略。
在秋季,气温适宜,是黄鳝生长的黄金时期。要想在这个季节里获得高产高效的养殖成果,水质管理是关键。
位于江苏省的养殖户李先生,拥有一个面积达10亩的黄鳝养殖池。在秋季,他特别注重以下几点来改善水质:
- 保持适宜的水深:李先生将鳝池水深控制在30厘米左右,既保证了黄鳝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又能有效降低水温,避免过热。
- 定时清除残饵及污物:每天定时清理池中的残饵和污物,防止水质恶化,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
- 定期换水:每隔1-2天进行一次换水,每次换水量约为池水的1/4,以保持水质的清新。
- 调节pH值:使用生石灰定期调节池水的pH值,使其保持在7.0-7.8之间,为黄鳝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水温调控:黄鳝生长的秘诀
- 遮阳降温:在炎热的夏季,张女士在池塘上方搭建遮阳棚,减少阳光直射水面,降低水温。
- 种植水生植物:在池塘中种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既能净化水质,又能提供遮荫,降低水温。
- 注入新水:在气温较高时,定期注入新水,以降低水温,避免水温过高影响黄鳝食欲和生长。
- 保持水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小流量的常流水,保持水质清新,有利于黄鳝生长。
秋季黄鳝病害防控:保驾护航的关键
- 生石灰清塘:在放养黄鳝前,使用生石灰清塘,消灭病原体。
- 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病原体滋生。
- 使用药物防治:在黄鳝病害流行季节,使用红霉素、漂白粉等药物进行全池泼洒,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
- 饲料中添加药物:在饲料中掺拌磺胺噻唑等药物,提高黄鳝的抗病能力。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秋季黄鳝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水温调控和病害防控是三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确保黄鳝健康成长,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