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畜牧养殖领域,重点关注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环境管理、品种改良与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

重点一:体重为王,饲料营养调得好,鸡群健康笑哈哈

畜牧养殖领域,重点关注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环境管理、品种改良与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

  夏天一过,鸡群们辛苦了一个夏天,体重、体质、免疫力、抗体啥的都跟着下降了。这时候,咱们得赶紧采取措施,补补营养,把夏天失去的体重补回来。毕竟,蛋鸡的生产周期可长着呢,近550天呢!18周到30周这个阶段,鸡群的体重增长可是关键,这直接关系到它们的生产潜力和免疫力哦。要是这段时间体重增长不理想,那生产性能和免疫力都得打个大折扣。

  建议

  咱们得每周或者两周抽查一次鸡群体重,根据蛋鸡的品种目标体重来调整喂料量。要是鸡群失重比较多,可以试试夜间加光1小时,增加采食量。对于育成鸡,秋季日照时间变短,咱们得根据每周体重增幅来适当调整喂料量和饲料配方。记住,饲料配方得按照鸡的体重来调整,体重不达标就维持高营养配方,直到达标了再调整下一配方。具体调整细节得根据鸡群状况和饲喂方式来定,不能一概而论哦。有疑问的,可以咨询张老师,电话15931159490。

畜牧养殖领域,重点关注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环境管理、品种改良与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

重点二:抗体水平要关注,健康状态要调整

  夏天过去了,鸡群们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主要是因为高温应激、采食量不足、还要维持生产和体能消耗。这时候,要是遭遇寒流或其他应激,很容易生病或者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有的鸡群不做疫苗还好,一做疫苗反而发病,这都是亚健康的表现。

  为了让鸡群健康稳产,最好做抗体检测,根据抗体效价来调整免疫程序和方法,让鸡群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处于良好状态。新城疫和流感H9的抗体临界保护值在9个滴度左右,极差小于等于3,离散度10%左右为合格。在免疫前做好环境卫生,预防疾病,鸡群最健康的时候防疫效果最好。

  对于产蛋鸡的亚健康调整,可以使用补无缺。免疫前3-4天及免疫后3-4天使用补无缺来调整机体免疫力,避免因鸡群亚健康而出现免疫后反而发病的现象,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延长两次疫苗使用间隔时间,为蛋鸡减负也为养殖户减负。

畜牧养殖领域,重点关注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环境管理、品种改良与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

重点三:光照控制,产蛋不愁

  秋天日照时间变短,对于那些受外界影响比较大,采光又不太好的开放式的鸡舍,就得注意补充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了。光照时间和强度会刺激母鸡的雌激素分泌,对鸡群产蛋有一定影响。

重点四:呼吸道病防控,秋高气爽也要防

  深秋是鸡群呼吸道病的高发期,温差大、环境较差、管理不良、消毒不勤、多种病毒细菌疾病的混合感染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且难以治愈。

  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降低呼吸道病的发病率:

  1、减少温差,降低冷应激。初期的通风我们可以采取温控的方式来改变鸡舍的空气质量,夜间温差大可以采用时间段控制风机,做好通风来降低鸡舍灰尘和有害气体。

  2、饲料适当添加质量可靠的微生态减少肠道病,增加饲料消化率,减少粪便中未消化的蛋白质饲料和脱落的肠粘膜,减少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来源。

  3、做好新城疫、流感、鼻炎、支原体等疫苗的防疫。

  4、针对一般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结合抗体检测,调整防疫程序,做好切实有效的免疫。

重点五:新旧玉米过渡,产蛋不下降

  不少客户在这个阶段会遇到:鸡群产蛋下降、蛋重变轻,肠道消耗吸收不良等问题。大多还是“新玉米”惹的祸!

  新玉米,水分大,能值低,刚刚收货的玉米含有抗性淀粉,不容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如果储存不当,还会引起大量的霉菌滋生。

  鉴于以上因素,要做好新玉米的收割、晾晒及存储工作。最好保证玉米水分在14%以下,自行熟化一个月以后再使用。使用时,做好过渡工作。在保证以上几个方面以后,才可以放心使用,才可以辅助添加1-2%的植物油来弥补能量不足。否则即使添加油脂也是徒劳,反而会加重鸡只的拉稀程度。

  饲料或饮水中可以补充有益菌,来改善肠道内环境,从而改善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一定程度上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最终提高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