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套袋前后需注意病虫害防治和果实管理
苹果套袋:病虫害防治与果实管理全攻略
套袋育果,能使果面细腻光洁,色泽艳丽美观,预防病虫危害、减轻农药和尘埃的污染,生产出无公害优质高档果品,有效提升果实的商品价值。只是,一些果农的套袋技术不规范,措施落实不到位,出现了套袋苹果质量差,优果率低的问题,甚至造成高投入低收效的不良后果。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苹果套袋育优果的技术要点。
套袋操作规范
若虫在伤疤、剪锯口越冬,花芽露红前后出蛰并开始分散为害,此时喷施较高浓度的有效药剂,对控制前期为害十分重要。提高果品外观质量应注意以下...
果袋质量保证
苹果落花后至套袋前是果肉细胞旺盛分裂时期,果面幼嫩,对农药极为敏感。此期用药或喷肥不当均会导致果实皮孔开裂形成较大的木栓化皮孔,使果面粗糙,甚至产生锈斑。为了保障套袋果实果面洁净、光滑、艳丽。提高优质果率,幼果期防治病虫用药或叶面喷肥时应做到3点:
- 喷药次数不可过多,浓度不能过大,尽量减轻农药对果面的刺激作用。
- 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果锈的杀虫剂和杀菌药。
- 叶面喷肥时,尽量不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化肥,可施用营养液肥。
苹果套袋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项栽培技术。果园管理水平高,套袋前后土壤墒情良好的园片,果实日烧发生率低。
苹果落花后到套袋前是全年病虫害防治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提高果品质量,实现增产增收的主要环节。
病虫害 | 防治方法 |
---|---|
绵蚜 | 若虫在伤疤、剪锯口越冬,花芽露红前后... |
康氏粉蚧 | 主要为害套袋果实,污染果面,并诱发黑点病... |
霉心病 | 花期前后遇低温多雨天气,应专间喷药防治... |
苹果属于需钙量较高的果树,缺钙果实容易发生苦痘病、痘斑病、斑点病、裂果病等。苹果对钙的需求临界期在开花后30-40天,加之套袋后果实的蒸腾量很小,依靠蒸腾液流的拉力转入到果实中的钙减少。因此,在落花后1周至套袋前应进行叶面喷施补钙2-3次,一般施用氨基酸钙,腐殖酸钙、氯化钙等。
为了减轻苦痘病、水心病等生理病害的发生,应在套袋前后,结合喷药给果树喷施多次钙肥。
套袋后应定期检查
套袋结束和刮风下雨天气之后,均应普遍检查一次。检查袋日是否绑扎严密,膨鼓的纸袋是否变型,有无幼果贴靠袋壁现象。每隔10-15天还应开袋抽查一次,检查袋内有无害虫及病害发生,是否出现日灼现象等。发现问题,可根据危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措施。
苹果套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农业生产活动,需要果农们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果实的高品质和商品价值。
苹果套袋的关键技术要点解析
果袋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套袋育果的成功与否。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套果袋种类繁多,如双层纸袋、单层纸袋、塑料微膜袋等。其中,质量合格的双层三色纸袋效果最佳。例如,台湾佳田、山东凯祥、爱民、河北顺达、陕西大地、精工等品牌的产品就备受推崇。而那些无生产厂家、无商标、无检验合格证,制作粗糙、纸质较差,未作防菌处理、抗水性差、透气性不好、内袋涂蜡不够均匀等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则应坚决弃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