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隆回金银花,古老品种焕新颜

从野生到家种,从小范围到大面积,从小副业到大产业,隆回金银花走过了近五十年的风雨历程。

隆回金银花,古老品种焕新颜

路边小花形成大产业

当前,隆回县委、县政府立足“三农”新发展阶段新任务,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尤其是“一县一特”金银花产业链快速发展。

产业发展见证者与参与者

几年的累积,阳锡存成了当地有名的金银花销售大佬,财富也成几何增长,赚了钱的他在当地建了首家宾馆。在他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药材市场有了小沙江人,有了隆回金银花。

“不愁销路,愁的是货源供不上。”舒利说,那时生意很好做,做得好的年份,可以销出近千吨。

阳锡存就是最早卷起裤脚,走出去开拓市场,把金银花销往广州的人。

荣誉与品牌优势

8月18日,湖南省第五届“湘九味”中药材论坛暨隆回山银花、龙牙百合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故里隆回县隆重开幕。该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山银花、龙牙百合成功入选“湘九味”品牌药材。

这朵花在发展壮大的历程中,相继获得了很多荣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优势。

独特的高山原区气候与土壤

这朵小花,让小沙江镇等金银花主产区由过去全县最贫困的乡镇跃升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乡镇,金银花成为小沙江等少数民族地区名副其实的“致富之花”、“幸福之花”。

展望未来,华佳农林协会将继续以科技为引擎,以科普为桥梁,不断提升金银花产业的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

而这背后,离不开隆回华佳农林科普专业技术协会的辛勤耕耘,更离不开协会理事长黄守华扎根瑶乡、科技兴农的坚定信念。

金银花产业的规模化种植与市场发展

随着金银花在小沙江地区规模化种植,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市场应运而生,如今的小沙江中药材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之一,产品远销全国24个省市区,并在广西玉林、广东清平、江西樟树、安徽亳州等国内十大药材专业市场设立了窗口,部分优质产品还销往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

位于隆回北面的小沙江、虎形山、麻塘山为代表的小沙江地区,是当地金银花主产区,更是瑶汉杂居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1350米,年平均气温在11℃-14℃之间,素有“小西藏”之称。

1998年,中专毕业的舒利开始涉足金银花销售,凭着自己的聪明和睿智,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创建药业公司建立的销售网络,与广东、上海等地医药和饮料企业建立了供销合作关系,成为后起之秀。

2012年,国务院将武陵山片区的传统优势中药材资源——金银花作为这一民族地区的富民产业列入重大扶持项目。

原以野生为主的金银花,散见于山坡野岭,当地人很少将其加工去卖钱。村民们只知道,这种萋萋小花是一味草药,它的根、叶、花均可入药。

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2004年“隆回金银花”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称号,同年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9年“隆回金银花”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县财政累计投入2亿元,突破品种改良、品质提高、品牌培育等制约金银花产业发展的一条条“软肋”,栽培面积与产量、产值均居全国之首,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份额。

隆回县特色产业办主任马社军告诉三湘都市报《创周刊》记者,目前全县种植面积21万亩,常年干花产量在1.2万吨左右,花农达18万人,年产值最高时达12亿元。

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特别是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甲型流感”全球性爆发,更是让它身价倍增。


回顾完隆回金银花,古老品种焕新颜,乡村振兴添活力。,让我们继续探讨金银花助乡村振兴,新应用引领未来。

隆回金银花,古老品种焕新颜

产业升级,科技助力

市场拓展,远销海外

未来展望:科技引领,共筑乡村振兴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