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芳种水稻不施肥不打药,一亩地年收入万元
惠州11月23日电在广东惠州举办的第三届农博会上,一位名叫钟振芳的农业大户引起了广泛关注。他通过独特的生态防治技术,实现了“蛙稻共作”、“虾稻共作”、“鳖稻共作”的立体种养模式,让一亩地年收入高达万元,成为绿色农业的新奇迹。
钟振芳:生态种稻的先行者
钟振芳,1969年出生,1987年中学毕业后投身农业。2002年,他成立了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1500亩水稻生产示范基地。钟振芳的农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他的坚持和创新精神让他脱颖而出。
立体种养,生态循环
钟振芳的立体种养模式,将水稻与蛙、虾、鳖等生物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体系。水稻插秧一周后,小鸭苗们就正式上岗了。它们在稻田里游来游去,不仅增强稻田里水的流动性,还能吃掉稻田里的杂草。随着水稻的生长,这些稻田保镖们也会慢慢长大,承担起更多任务,如除掉稻田里最令人头疼的家伙——水蛭。
钟振芳的稻田里,水蛭、水蛇等生物都是他的保护对象。他还将鸭子请到稻田里,让它们吃掉福寿螺。此外,他还养殖了不同的鱼类,如禾花鲤、黑皖鱼、草鱼等,它们在稻田中游动,既能松土,又能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鱼的粪便还能为水稻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
采用这种立体种养模式,钟振芳的亩产产值突破了万元。据了解,传统种植模式的一亩地收入往往为2500~3000元,而钟振芳的生态种稻模式,让农户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钟振芳的生态种稻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收入,还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发展。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
传统种植模式 | 钟振芳生态种稻模式 |
---|---|
化肥、农药使用量大 |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
单一作物种植 | 立体种养,生态循环 |
亩产产值低 | 亩产产值高,收益可观 |
稻田里的“保镖”:鸭子与水蛭
钟振芳的稻田里,鸭子是不可或缺的“保镖”。它们不仅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还能控制福寿螺的数量。而水蛭的出现,则是钟振芳生态农业成功的又一佐证。水蛭的出现表明稻田环境健康,土壤肥沃。这种独特的生态循环,让钟振芳的稻田成为了绿色农业的典范。
钟振芳的农业梦始于湖南,他曾是拉猪的车夫,见证了农业的艰辛。1993年,他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承包了300亩荒地,开始了他的农业生涯。他的故事,是无数农村青年回乡创业的缩影,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生动案例。
生态农业,未来可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