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罗非鱼冬季养殖,水温低

罗非鱼,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的热带鱼类,在冬季养殖时面临着水温低、易发病的挑战。为了确保罗非鱼在寒冷的冬季能够健康成长,养殖户们需要特别注意保温和饲料调整。

罗非鱼冬季养殖,水温低

一、保温工作的重要性

冬季水温低,罗非鱼容易受到冻伤,因此保温工作至关重要。

  • 适当加深水位:保持池塘水位在2米左右,可以减少水温波动。
  • 使用保温材料:在池塘周围搭建保温棚,可以有效防止热量散失。
  • 增氧设备:在晴天中午开机,促进水体循环,提高溶氧量。

二、饲料调整策略

冬季罗非鱼食欲下降,但为了维持其生长和健康,饲料调整是必不可少的。

时间 水温 饲料种类 投喂量
冬季早期 5℃以上 全价营养饲料 鱼体重0.5%~1.0%
连续晴好天 8℃以上 全价营养饲料 适当增加投喂量

三、病害防治

  • 定期进行水体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 发现病鱼及时隔离治疗。
  • 合理投喂,避免水体污染。

四、案例分析

某养殖户在2019年冬季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罗非鱼养殖:

  • 保温:搭建保温棚,使用增氧设备。
  • 饲料调整:根据水温变化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 病害防治:定期消毒,发现病鱼及时隔离治疗。

结果显示,该养殖户的罗非鱼成活率达到了90%,远高于周边其他养殖户。

一、池塘底部改良与水质调节

冬季养殖罗非鱼, 要关注池塘的底部改良与水质调节。池塘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罗非鱼的生存环境。因此,建议在冬季来临之前,对池塘进行全面改底,确保底部容养充足。具体措施包括适当加深水位,保证池塘底部温度稳定在18摄氏度以上,并对池塘进行杀菌和灭虫处理。如在十一月底之前,使用广谱性杀虫药进行两次杀虫,两次用药间隔为5到7天。一旦发现罗非鱼死亡,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换池塘水,注入新水。

罗非鱼冬季养殖,水温低

二、适度加强投喂,增强抗病御寒能力

在寒冷的冬季,罗非鱼的食欲可能会下降,但为了增强其抗病御寒能力,适度加强投喂是必要的。投喂时应选择全价营养饲料,确保罗非鱼在冬季也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只要天气晴朗,越冬期间都可以尝试投喂饲料。投喂量应适中,避免过多,以免污染水体。

三、水源管理与增氧措施

有水源的池塘,每隔10~15天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并适当排放老水。此外,每隔15~20天泼洒一次石灰浆,以提高水体钙质浓度。大约20天左右,再增施一次磷肥,提高水体含磷浓度,增强鱼体抗寒能力。对于配备增氧机的池塘,在晴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开机,促进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循环,使溶氧均匀合理,增加鱼类食欲和抗病能力。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如闷热、雨天等,夜晚要增开增氧机,一般从半夜开机到天明。

四、减少生产作业,保护鱼体安全

除保障市场供应的特殊要求外,尽量减少生产作业。在严寒期间,暂停捕捞作业,尽量避免对鱼种池、亲鱼池进行拉网等操作,以免鱼体损伤。

寒冬季节,由于水温较低,鱼类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弱,容易受到真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和侵袭。因此,要采取严格的防病措施,定期进行水体消毒,确保鱼群健康。

为了更好地应对低温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水池旁边打一个水井,利用井水冬暖夏凉的特性,将井水注入池塘;二是做好增氧工作,在大棚里,水的含氧量可能较低,因此要确保增氧工作到位;三是病毒的预防,分析鱼群死亡的原因,及时捞出水面死亡的鱼;四是喂养的食物不宜过多,以防污染水体。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罗非鱼在冬季的成活率,保障养殖效益。同时,这也为罗非鱼养殖户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推动罗非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