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高畦栽培技术,指在畦面高起
一、土地选择与准备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是山药高畦栽培的基础。土壤要求土层深厚、松软,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宜。确保土质一致,避免下层有粘重土层影响生长。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山药品种,如河南淮山药、江苏菜山药等。播前10-15天晒种,提高发芽率。
三、整地做畦
冬前开挖种植沟,深度100厘米,宽度50厘米。来年早春分次填土入沟,施足基肥。做成宽70厘米、高30厘米、间距30厘米的高畦。
四、开沟种植
清明至谷雨期间,采用宽窄行栽植。畦面上开深10厘米、间距30厘米的种植沟,按株距20-25厘米将种茎平放沟内,覆土8-10厘米。
五、田间管理
- 间苗疏枝:疏去丛苗和弱苗,每穴保留1-2株健壮苗。
- 中耕除草: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避免伤根系。
- 搭架引蔓:山药开始甩蔓时,及时搭架。
- 肥水管理:发棵期亩追施尿素15公斤,保持土壤湿润,遇雨及时排水。
六、病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蛴螬和食叶虫等。防治方法包括冬前深翻、施腐熟有机肥、使用农药等。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线虫病、褐斑病,采用轮作倒茬、药剂防治等方法。
七、采收与贮藏
10月下旬山药块茎基本停止生长,及时采挖防腐烂。收获后进行地窖或室内贮藏,避免低温冻害。
表格:山药高畦栽培要点
环节 | 要点 |
---|---|
土地选择 | 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松软 |
品种选择 | 优质、高产、抗逆性强 |
整地做畦 | 宽70厘米、高30厘米、间距30厘米 |
田间管理 | 间苗疏枝、中耕除草、搭架引蔓、肥水管理 |
病虫害防治 | 冬前深翻、施腐熟有机肥、使用农药 |
采收与贮藏 | 10月下旬采挖,地窖或室内贮藏 |
解释完山药高畦栽培技术,指在畦面高起,利于排水和通风的种植方法。的意义,再解读山药高畦栽培:创新种植,高效排水通风。
山药种植前,需进行精细的整地工作。对于长根品种,行距应设置为1米。在田间挖掘南北走向的沟壑,以利排水。山药又名薯蓣,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喜旱怕涝,因此确保田间的排水系统完善至关重要。
三、科学种植,提升产量与品质
在山药种植时,要选择健康饱满的山药嘴子进行繁殖。播前10-15天晒种,增强种子的活力。种植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栽植,确保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山药耐旱怕涝,块茎生长盛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涝害。遇雨及时排水,以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
山药生长期间,田间管理至关重要。包括间苗疏枝、中耕除草、搭架引蔓等环节。中耕时宜浅,避免损伤根系。植株近处可用手拔除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肥水管理也是关键,根据生长阶段适时施肥,保持土壤肥力。
六、适时采收,享受丰收喜悦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详细阐述,可以看出山药高畦栽培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对土地、气候、土壤特性的深入了解和尊重。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山药的产量和品质,还能为种植者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