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大棚苦瓜栽培技术,关注环境调控与病虫害防治

一、田块的选择及整理

选择田块时,宜选前茬种植水稻或其他作物的田块,避免连作或间、套种本科属的作物。土壤需土质疏松、肥沃、砂质,灌排方便,背风向阳,PH值在5.5—6.5之间。为了便于操作,苗床地离定植田不宜太远,田块选择好后,要及时控水晒田深耕细土平墒。

大棚苦瓜栽培技术,关注环境调控与病虫害防治

应选择生长势强,分枝能力强,抗热、抗病的品种,如长白苦瓜、青丰苦瓜等。

三、播种育苗

套种的苦瓜在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进行浸种催芽,出苗2~3天后移入营养钵里培育。育苗棚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5℃~18℃,少浇水,多见光。从幼苗两片真叶开始用苦瓜增产灵处理,每3~4天喷1次,共喷3次。

四、定植

定植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定植,苦瓜苗定植在大棚两边的畦和正中间的畦上。在畦中间挖穴,施入少许复合肥。整枝的株距为50厘米,不整枝为100厘米。定植时根部不宜与复合肥直接接触,子叶要露出地面,定植后浇定根水。

1. 中耕

浇定根水后4~5天进行第一次中耕,深7~10厘米;两周后进行第2次中耕,深3~5厘米。搭架后不再中耕。

定植后2~3天的晴天傍晚进行第1次追肥,施入稀薄人粪尿。第2次在开花前施入,第3次在采收2次后施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另外,还可叶面追肥。

主蔓长1米后选留两条粗壮的侧蔓引向主蔓生长方向。对一些雌花多的,可适当摘除部分雌花。雄花太多时,可摘除未开放的雄花。

把两边的苦瓜往中间引蔓,蔓长30厘米时绑蔓,以后每隔4~5节绑一道。

六、环境调控

根据早春低温弱光气候特点,从育苗、整地作畦、定植、搭架整枝、温光调控、肥水管理、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佳‘美’苦瓜早春大棚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七、病虫害防治

苦瓜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要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搞好修剪的基础上,应用化学药剂进行定期预防。目前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炭疽病、蚜虫、白粉虱等。

八、适时采收

大棚苦瓜于1月中旬即可上市。适时采收是提高苦瓜品质和产量的关键。

病虫害名称 防治药剂
白粉病 硫悬浮剂、50%粉安、58%雷多米尔、80%炭疽福美或40%福星
蚜虫、蓟马、瓜絹螟、螨类 万灵等药剂


对大棚苦瓜栽培技术,关注环境调控与病虫害防治。有了认识后,再研究大棚苦瓜环境调控与病虫害防治策略。

大棚苦瓜栽培技术,关注环境调控与病虫害防治

田间管理包括中耕、施肥、整枝疏花、搭架引蔓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苦瓜生长,提高产量。

针对早春低温弱光气候特点,需对大棚环境进行调控。通过增加光照、增温等措施,为苦瓜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苦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炭疽病、褐斑病等病害的影响,以及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侵害。因此,需定期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预防,并注意观察,及时处理病虫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9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