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辣椒夏播秋栽周年高效生产技术,旨在实现辣椒周年连续生产

辣椒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其周年生产对于丰富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详细介绍辣椒夏播秋栽周年高效生产技术,助您轻松实现辣椒周年连续生产。

辣椒夏播秋栽周年高效生产技术,旨在实现辣椒周年连续生产

一、品种选择

选用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早熟或中早熟,耐高温高湿,高抗病毒病,耐疫病,耐低温弱光,丰产性好,抗寒性强,株型紧凑,挂果率高,果实发育快,商品性好。目前经我县试验示范栽培的主要优良品种有陇椒2号、甘椒2号、宝丰106等。

播种时期为7月中下旬。播种过早,定植后持续高温,对生长发育不利,同时过早又是正值夏收,农户管理不便。播种过迟,定植后至春节左右生长期太短,就会失去产品价格销售的黄金阶段。

每亩需苗床约40-50平方米,用种量120-150克采用8厘米×8厘米营养钵育苗。为防曝晒、高温及雨淋,播种完备后灌透水搭小拱棚盖膜,四周通风,上盖遮光率为50-60%的遮阳网。

四、定植时间

定植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定植前施足基肥,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农家肥5立方米、磷酸二铵50千克、硫酸钾40千克,将粪肥撒施后深翻耙平,按垄宽70厘米,沟宽50厘米划线起垄,并灌透水等待2天铺膜,两边压严踏实。

采用坐水移栽,即用移苗器在距垄边3-4厘米处挖穴,垄两侧穴窝位置采用三角形错位,穴距50厘米,每穴2株,栽植前穴内灌配好的移栽灵加多菌灵坐苗水,并用土封严,栽后约7天灌缓苗水。

六、苗期管理

阶段 温度 光照 病害防治
播种后至出苗 白天保持30-32℃,夜间18-20℃ 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盖遮阳网,其他时间不盖 预防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可喷施75%百菌清或75%的敌克松或50%甲托杀菌剂500倍液1-2次
出苗后 白天气温保持25-30℃左右,夜间不低于16℃ 白天气温保持25℃左右,夜间不低于11℃ 苗龄40天左右,苗高不超过25厘米,具有8-12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1、水肥管理:浇过缓苗水后,适当进行蹲苗,结合墒情不旱不浇水或少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生长前期要及时中耕锄草松土,直到门椒开始膨大时浇水促果,并顺水进行1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或磷酸二铵20千克,开始采收后是辣椒需水肥最多的时期,根据辣椒需水肥特点采取小水勤灌“少吃多餐”的办法,一般1周灌1次水,隔1水追1次肥,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2、植株调整:辣椒一般都采用双株双杆整枝,为改善群体间的通风透光,应及时把门椒以下的侧枝全部去除,进入盛果期后枝叶郁闭,要及时打掉植株下部的老、病、黄叶,并剪除过于细弱的侧枝以及无果枝。

3、温度管理:定植时外界气温较高,日照较强,为防幼苗失水萎蔫,可用遮阳网遮阴降温。缓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不低于18℃。缓苗后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不低于15℃。当棚内夜温高于15℃时,应昼夜放风,可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减少落花落果。

4、种子处理:先将种子曝晒1天,然后用55℃的热水浸种15分钟,冷却后浸泡6-8小时,再用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捞出淘洗后播种。

八、病虫害防治

辣椒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等。病害防治上要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湿度,改善棚内光照,尽可能地创造适宜辣椒生长的环境条件。发病时疫病用64%杀毒矾6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2.2%普力克8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病毒A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蚜虫可用吡虫啉或菊酯类农药防治,潜叶蝇可用阿维菌素适时防治。

九、采收

辣椒成熟后要及时采收,以保持果实品质。一般从10月中旬开始采收,可延至次年夏末结束。

辣椒夏播秋栽周年高效生产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品种选择、播种时期、播种方法、定植时间、定植方法、苗期管理、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辣椒周年连续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辣椒周年高效生产的温度管理策略

辣椒种子处理与营养土配置

辣椒夏播秋栽周年高效生产技术,旨在实现辣椒周年连续生产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辣椒周年高效生产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精准的温度控制、科学的施肥管理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将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将为辣椒周年高效生产提供有力支持。未来,辣椒周年高效生产将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7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