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要想苎麻种得好,需了解其生长习性及适宜环境

苎麻,这种古老的纤维作物,近年来在市场上逐渐受到关注。要想种好苎麻,了解其生长习性和适宜环境是关键。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要想苎麻种得好,需了解其生长习性及适宜环境

一、苎麻的五大种植要点

要点 详细说明
选地建园 选择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区,土壤以砂质壤土和腐殖壤土为宜。
播种育苗 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采用播种繁殖方法。
肥水管理 注意施肥,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旺季可适量施加硼肥。
间苗除草 在4叶期间进行第一次间苗,6叶期间进行第二次间苗,株距4-5cm。
收获 苎麻头次采收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二麻在7月下旬,三麻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

苎麻是多次采收的作物,头次采收要早,促使二麻早发。采收后重复间苗除草、肥水管理等工作。二麻一般在7月下旬采收,采收后进行中耕、除草和施肥,注意病虫害防治。三麻生长季节在夏末秋初,病害较严重,气候变化较大,除了病虫害,还要伏旱和秋旱以及防涝措施。三麻一般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可采收。

苎麻属于亚灌木或灌木,高1-2米。头麻幼苗5~6寸以上降霜时,将受冻害,生长点枯死,造成分枝,脚麻多,生长不良。苎麻种子发芽温度为8℃左右,地下茎萌发出土的温度为9℃,苗期适温为11~32℃,生长旺期适温为15~29.9℃,纤维成熟期适温为17~32℃,17℃以下对纤维成熟不利。每季麻需10℃以上积温为1500~1700℃。

苎麻在酸性土壤上,植株生长矮小,分株少,纤维细胞发育缓慢,产量低。湖南农学院苎麻研究所对全省苎麻主产区土壤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物理、化学、矿物学特性等均进行了研究,发现丘陵坡脚、谷地古生代沉积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苎麻产量较高,品质优良。

苎麻需水量大,要求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且分布均匀;大气相对湿度81%~89%。苎麻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最适宜的土壤是砂质壤土和腐殖壤土。苎麻在pH6~7的土壤中生长良好。酸性过强时,植株矮小,分株少,纤维发育很慢,产量低;碱性条件同样不利于苎麻生长。

苎麻的繁殖方法众多,常见的有根繁殖,但那时有多年生的老株为前提,刚种植时还是选择播种繁殖方法。播种时间在三月上旬至四月上旬这段时间,选择市面条件作为苗床,施足基肥,耙细整平即可进行播种。一般播种的发芽率在30%,每亩播种量在1斤左右,播种时用细泥或草木灰进行拌种播种,播种前浇一次透水,播种后覆盖一层细土和草木灰,再在上覆盖一层稻草和农作物秸秆,保温保湿。播种后维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随着幼苗的生长,慢慢揭除覆盖物,待幼苗长出6片真叶时就能全部揭除。

  • 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确保光照充足、排水良好。
  •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苎麻生长。
  • 及时进行间苗除草,防止病虫害发生。
  • 掌握采收时间,确保苎麻纤维品质。
要想苎麻种得好,需了解其生长习性及适宜环境

三、间苗除草技巧:

在苎麻的生长过程中,间苗除草是关键。在幼苗4-5叶期间进行第一次间苗,6叶期间进行第二次间苗。株距保持在4-5厘米,每平米可种植400-500株。在间苗的同时,去除病株、弱苗,清除杂草,喷洒药剂防治病虫害。同时,进行1-2次中耕,及时松土,有助于幼苗生长。

苎麻适宜的土壤为砂质壤土和腐殖壤土。它是一种喜温短日照植物,适应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因此,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区进行种植是最佳选择。苎麻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土壤生长最佳。

近年来,苎麻的市场行情逐渐回暖。曾经因舒适度不高而受到冷落的苎麻布,随着复古风的兴起,市场需求逐渐增大。苎麻的纤维细胞发育缓慢,产量较低,但在酸性土壤上生长表现不佳。因此,选择合适的土壤、气候条件,合理进行种植管理,对于提高苎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6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