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结荚期需关注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
豌豆结荚期,作为豌豆生长的关键时期,对病虫害的防治和水分管理要求尤为严格。
一、病虫害防治
在豌豆结荚期,常见的病虫害有褐斑病和黑潜蝇。
病虫害 | 主要危害 | 防治方法 |
---|---|---|
褐斑病 | 叶、茎、荚 | 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周1次,连续几周。 |
黑潜蝇 | 茎内木质部 | 使用45%辛硫磷乳油对水1000倍液喷洒。 |
二、水分管理
豌豆根系不强,需要适量水分,但不可积水。
- 保持土壤干湿交替,避免积水。
- 结荚期多施一些肥水,促进荚果充实饱满。
- 避免大水漫灌,一次施肥过多。
- 结荚肥是这个阶段最主要的追肥。
三、具体实践案例
某农户在2022年种植了10亩豌豆,采用了以下管理措施:结荚期前进行病虫害防治,保持土壤水分适宜,并合理追肥。结果显示,该农户的豌豆产量提高了15%,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1. 精准整枝,优化生长环境
为了确保豌豆能够健康生长,我们需要进行精心的整枝工作。摘心是一个有效的做法,通过去除基部的侧芽,可以促进通风透光,减轻郁闭,减少湿度,避免下部枝梢接触地面引起病害。同时,这也有助于将营养集中供给主枝,从而促使主枝增粗结荚。
豌豆在结荚期容易受到褐斑病和黑潜蝇的侵害。褐斑病主要危害叶、茎、荚,表现为褐色轮纹斑,叶枯死,通常是低温诱发。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几周。黑潜蝇的幼虫会蛀食茎内木质部,使用45%辛硫磷乳油对水1000倍液喷洒进行防治。
豌豆根系不强,对水分的需求较高,但不可积水。在结荚期,应保持土壤干湿适中,多施一些肥水。结荚肥是这个阶段最主要的追肥。在幼荚结住后,施用大约100斤左右的复合肥,并配合浇水,促进溶解吸收。每周浇水一次,每半月施肥一次,直到不再结荚。
在结荚期,豌豆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但强光会导致豌豆失水。因此,在大棚种植时,可以调节接受光照的时间。露地种植的豌豆也可以自然生长,但强光天气时,可以覆盖遮阳网以减少强光的影响。
5. 生态种植,绿色健康之路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生态种植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豌豆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每天检查水分含量,去除已形成霉菌的种子,选择对当地病虫害具有抗性的品种。
通过上述管理策略,农户们可以在豌豆结荚期实现高效管理,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本地种植,也为未来豌豆种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